美国有可能对所谓货币“汇率操纵国”采取禁止联邦政府从该国采购或签订商品及服务采购合同等多种措施,当前形势下,也可能以“汇率操纵”为借口进一步升级对中国的关税举措。但谁都清楚,贸易战没有赢家,继续“较劲”有代价。正如同螺丝拧得越紧,螺丝刀就要越用劲儿。美国打出去的拳头越重,反弹到自己身上的力也越大。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货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当特朗普宣布再对中国价值3000亿美元商品货币加征关税时,遭到了美国零售商协会等国内经贸组织的强烈反对,这是因为不仅美国消费者面临更高的生活成本,一些高度依赖中国设备、原材料的企业也将面临关门的命运。
第一波加征关税是从0到1的演变,这个时候要认真应对。后续加征关税是从1到10到更高,无非就是量的变化,不是质变。前面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管理部门和企业的抗压性都在增强。美国发起经贸摩擦的直接目的就是重塑全球产业链,但产业链的重塑并不简单。
世界公认的国际投资贸易准则是基于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基于比较优势。产业链的重构更多基于一轮又一轮的科技创新,而不是短期政策,从来没有什么短期政策可以改变产业链。
劳动生产率变化方面,中国目前正在向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过渡,无论在产业链的横向分工和纵向分工方面,均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美国想通过加征关税来撼动中国的制造业基础,有悖于市场经济竞争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