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降准1个百分点,开展中期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运用多种工具提供流动性,深化货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缓解利率约束,以银行永续债为突破口缓解资本约束,开展银行票据互换操作支持永续债的发行,增加的信贷主要投向民营和小微企业。
精准发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货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定向引导作用,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适时调整宏观审慎评估政策参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针对民营、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品的情况,人民银行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融资产品,拓宽抵质押物范围。
目前已经取得一些进展,比如说中国银行推出“中关村模式”,认可企业核心技术及专利权的资本属性,为科创型小微企业增信增贷。北京银行创新推出“智权贷”“软件贷”“节能贷”等信贷产品,为民营、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软件著作权、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服务。宁夏银行开展林权抵押、应收账款质押、存货监管质押等融资担保模式,有效盘活民营、小微企业资产。
同时也要看到,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的难点和痛点,要切实降低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还需要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金融供给的匹配度:发挥大型银行头雁效应,引导中小银行在竞争中积极拓展新客户,提升民营、小微企业贷款市场竞争性。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产品,开发出更加适合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理顺适应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融资方式,为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更为有利的制度和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