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位于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分属江苏、浙江、上海和安徽三省一市。2000年,太湖流域80%河网水体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污染已成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不过,到了2017年,太湖流域水质评价总河长6340.9公里,比上年增加76.7公里。全年期水质达到或优于3类的河长比例为33.1%。
标准不一是一个普遍现象,比如黄标车报废,各地标准不一;比如陆源入海,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水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各地的排污政策标准、水质监测项目标准限值也不统一。正是这次视察,让代表们看到了水源保护的严峻性与复杂性;但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大家对长三角水源保护的积极性与期待。
太湖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强度高,各地区水系交错,水势扩展矛盾较多,必须通过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破解制约水环境治理的体制障碍,形成良性普惠的运行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能否继续放大,值得总结并推广应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水环境治理应同步推进、提升标准,其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体现“谁污染谁治理、谁付出谁得益”的原则。
长三角地区水环境、水生态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应尽可能制定统一的治理标准,太湖流域有很多产业转移,不能因此带来污染物转移。作为此次联合视察的第一召集人,长三角水环境的治理已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协同共治的格局正在形成。
据了解,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合视察活动以五年为一周期,每年围绕1~2个主题至少组织一次三省一市全国人大代表开展联合视察。联合视察活动原则上按照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顺序依次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