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标准正在从专业技术向专业技术与金融治理相融合转变。但目前在金融领域还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根据相关法律,涉及生命和重大财产安全的应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央行正在推动在人民币机具领域实现金融强制性国家标准零的突破。与此同时,加快制定金融科技、监管科技和金融产品标准,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标准体系。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的《中国金融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金融标准正在从政府单一供给向“政府+市场”多元供给转变。新型金融标准体系由政府主导制定的强制性金融国家标准、推荐性金融国家标准、推荐性金融行业标准和由市场自主制定的金融团体标准、金融企业标准组成。截至2018年11月,现行有效推荐性金融国家标准67项、金融行业标准242项,分为五大类,包括通用基础标准、产品与服务标准、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标准、统计标准、监管与风险防控标准。2016年以来,金融团体标准逐步制定并颁布实施,金融企业标准由各个企业自行制定,目前对外公开的程度比较低,下一步将按照新标准化法的要求,推进金融企业标准自我公开。
金融标准对大众来说可能会比较陌生,但实际上它发挥着互联互通、创新推广和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互联互通方面,支付清算、托管结算、金融市场交易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之初,都是标准先行,各方按照统一的规范开发系统,通过联调联测,最终实现系统互联互通。
如果没有这些标准,那么系统的互通性就无法保障,难以很好地发挥基础设施的中枢作用。我国在移动支付应用领域之所以能走在世界前列,金融标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李伟称,移动支付的原始技术源自发达国家,但在中国却取得了快速发展,能够做到风险可控,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移动支付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
2012年至今,围绕移动支付、非银行支付,我国制定发布了约50项金融标准,涵盖标识编码、安全规范、接口要求、受理终端、支付应用、联网联合、检测规范等各个环节。同时,采用“金融标准+检测认证”方式,规范事前准入、事中监管,推动清算机构、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芯片厂商、终端厂商、商户等整个产业链实施相关标准,构建良好生态,保障移动支付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