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将结束欧盟自2013年起对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和组件征收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因此,最低进口价格(MIP)措施将在9月午夜正式到期。这对于国内光伏企业是重大利好,特别是在“531新政”后,国内市场突然受限的情况下。欧盟对华光伏“双反”政策到期解禁后,我国有关部门将组织行业内代表企业参加闭门会议。希望引导企业能够积极维护良好贸易秩序,切莫蜂拥而上,以免形成恶性、低价竞争。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光伏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产能过剩、低价竞争一直是光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问题的背后,是技术的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就在同一天,在上海举行的亚洲太阳能光伏合作论坛上,多家企业强调通过技术驱动光伏发展。欧洲光伏制造商向欧盟提起对华“反倾销”调查申请。随后,经过中欧双方多轮谈判后,签订MIP承诺,并于2013年12月生效,为期三年,用以取代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其中包括中国进口晶硅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最低进口价格和进口量。
三年之期后的2015年秋季,又因为欧盟Prosun申请对欧盟委员会的承诺进行首次到期审查,导致MIP措施于去年3月延期18个月。在“双反”的5年中,中国和欧盟国家的光伏市场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双反”前的2011年,中国有将近70%的光伏产品出口至欧洲。而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8年1-5月,我国光伏产品从出口区域结构来看,出口金额排名前三的依次为印度、日本、澳大利亚,而且对澳大利亚、墨西哥、巴西、阿联酋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同时出口集中度继续降低,对前10国家出口金额占比为76%,同比下滑7.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