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本轮贬值中人民币汇率市场还出现多重新变化,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基础上,市场主体的“头寸—预期—行为—结果”传导机制作用逐步显现,并通过市场供求影响汇率走势。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人民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年初人民币快速升值,持汇企业来不及调整,大量外汇资金被套牢,风险暴露;4月下旬美元开始反弹,这些企业头寸回补,结汇盘明显压制美元对人民币上行幅度;进入6月,结汇企业前期被套外汇资金已经解套,不少企业短期预期转变,选择持汇观望,而购汇企业的分红购汇需求则相对固定,贸易摩擦忧虑也推动市场参与者因情绪转化而提前购汇。
机构盘方面,由于银行间外汇市场参与者多为银行,需求相对单一、基于美元指数走势的交易策略趋同,拥挤的单方向头寸容易引起踩踏。6月下旬以来,在客盘结售汇供求基本平衡甚至是结汇可能更为占优的前提下,机构自营业务比较明显地影响了市场供求,一致性的人民币空头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超调,日间波动大幅提高。
本轮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市场情绪的强化与突变。4月以来,贸易战忧虑持续施压人民币,但因后续演进前景不明,贸易因素对汇率市场的影响比较有限。进入6月,随着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市场情绪的突变和强化推动人民币快速下行:一是,避险和谨慎情绪主导市场。短期内,汇市聚焦于非经济因素影响,经济基本面和技术因素显著弱化。
二是,实需项下季节性购汇需求持续处于高位。时逢6~7月,境外上市企业要付息和外资企业也要利润汇回,市场情绪的切换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购汇行为。三是,加快人民币汇率回调压力释放速度。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偏强,积蓄的回调压力在市场情绪作用下加速释放,最终上述因素的共振加强引发了一轮快速补跌和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