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然气消费主要可以分为工业燃料、城镇燃气、燃气发电、交通用气等类型。今年1-10月,全国天然气消费量186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7%,其中,城市燃气增长10.1%,工业增长22.7%,发电增长27.5%,化工增长18.2%。“今年经济的强劲走势,带动了工业、化肥等用气的增加。”姚强分称。
而近期成为舆论关注焦点的“煤改气”确实也显著增加了天然气消费需求。京津冀“2+26”城市预计本年度采暖季将新增天然气需求量50亿立方米左右,日均需求增量4200万立方米,而全国天然气消费日均需求整体增加量为1.3亿立方米,“这意味着,‘煤改气’仅占每日新增天然气消费量的30%左右。”姚强表示。
另一方面,从供应侧来看,用了“掉链子”来形容计划中的海外资源供给。原定于今年投运的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无法按计划投产,减少日供应能力2000-3000万立方米/日;中亚气相比合同计划供应量减少了4000-5000万立方米/日,使得新投运的陕京四线无法发挥作用,导致供应短缺,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姚强还提出,对于出现天然气供应短缺的时候,基本的政策应该是压非保民,但很多地方措施不落实,未能及时制定严格的、详细的、能落地的“压非保民”措施,未能将增加的用气量用于民用,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工业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而给了工业。
“部分地方甚至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情况,如,由于民用气和非民用气价格双轨制,一些城市燃气公司‘趋利’,打着民用气的名义申请到更多天然气,之后却将低价购得的民用气销售给出价更高的非民用使用,赚取差价,从中牟利,使本该保障民生的天然气供给更加紧缺。”姚强透露,不过,总体来说,“气短”现象应该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