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天起,“国庆+中秋”的8天长假将正式开启。届时,肯定会有数以亿计的人携家带口,前往心仪的目的地游览休闲。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景点游正逐渐让位。人们更热衷于半自助游、深度游、自驾游、体验游、定制游等等。在此背景下,中国旅游也应该做好向全域化与品质休闲的大转变,更加注重体面、文化、健康。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在从旅游观光、景点旅游向全域化、品质化、休闲化方向的转变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及投资企业远远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很多地方还立足于景区建设、门票经济和项目收益,对全域旅游、品质休闲认识不够、行动不力,既缺少对全域化旅游休闲的整体规划,又缺少对于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文明素质、民俗民情、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合理“全域”布局与建设,这样就导致了全域旅游与品质休闲无法真正落地和全面落实。
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旅游业的供给侧改革,实际上是要把全域旅游作为主攻方向,并建设一个品质有保障的良好服务体系。在进一步深化旅游业改革、加快旅游业发展、进而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过程中,可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首先,需要各级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认清目前的旅游发展新趋势,及时调整与转变理念,以打造出更多的能够达到全域化与品质休闲要求的旅游产品为目标。
其次,应进一步明确将要打造的大众旅游产品的新定位,在旅游已进入全域与品质阶段的新时代,大众旅游产品应具有社区化、生活化、主题化等特征,并蕴含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
再次,要将发展旅游的先进理念与投资、管理相结合。在确立了前述发展理念的情况下,要改变目前国内旅游资源资金仍比较集中地向景点倾斜的现状。相关投资政策要做出适当调整,管理也要及时跟进。
第四,对闲暇空间规划的重视程度要有进一步的提高。已经连续发布了12年的“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近两年,从农业观光园到农家乐,从蔬果采摘到周末农夫,人们在饱览了城市炫彩与古迹名胜后,开始回归田园,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也借此逐渐成为都市人调整生活节奏的“田园牧歌”。田园综合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诸多项目箭在弦上的时候,更需要科学规划。
不久前,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在成都圆满闭幕。本次大会规划了全球旅游发展的美好前景。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指出,未来,进入全域与品质阶段的中国旅游,必将与全球旅游发展共同开创美好前景,让人类不仅仅能走得更远,还能看得更多、感受更好、体验更美。
相关研究报告:
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