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飞地经济”模式在我国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中西部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以“飞地经济”模式建设的园区承接了大量金融经济产业转移的任务。而在既有的“飞地经济”模式中,主要存在优势互补型和产业梯度转移型两种。
在贾若祥看来,优势互补型较之产业梯度转移型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意义更大。尽管以产业梯度转移的模式推动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平衡国家区域经济有积极意义,但贾若祥强调,应该大力推进劳动密集型和适合于当地资源开发的产业以“飞地经济”形式存在,但要避免以“飞地经济”模式来转移高能耗、高排放产业。
实际上,随着近年来国家层面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日趋严格,以及考核机制的改变,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的《中国金融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地方在寻求合作时早已不再局限于金融经济层面,相关内涵也不断延展。允许以资金、技术成果、品牌、管理等多种形式参与合作。鼓励合作方共同设立投融资公司,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和运营管理。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目标,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并优化规划编制和实施。园区环境质量实行属地化管理。
对于区域发展过程中兼顾生态环境约束要求,正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专家们普遍认为,从未来发展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是产业转移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毕竟,生态环境保护对产业发展所需资源的可持续性供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未来区域发展不论采取怎样的方法与模式,都不能以牺牲区域生态环境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