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进一步完善中间价形成机制,成为监管层考虑的事情。众所周知,此前中间价的形成机制,是按照“参考一篮子”和“参考收盘价”的双原则,外汇交易中心介绍,此次在报价模型中增加逆周期因子,是工行牵头的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汇率工作组提出的建议。
交易中心还表示,增加“逆周期因子”,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人民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就是为了对冲人民币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韩会师分析称,短期来看,中间价报价新机制能抑制人民币贬值预期,中长期抑制市场“羊群效应”是定价机制修改的核心目的;实现手段则是在“参考一篮子”和“参考收盘价”双原则之外,加入一个报价银行主动权比较大的“主观调节因素”。
这个新的定价机制会更加具有前瞻性,目前的中间价顺周期的逻辑更大,惯性波动明显,逆周期因子加入后,可能会减少这种情况,避免更多的预期集中性。但肖磊也指出,“羊群效应”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市场贬值预期,新的定价机制除了能在经济走低的情况下,缓解汇率过大的压力,在经济过热时,也能抑制市场对汇率的过于乐观。相当于在出现极端预期的情况下,起到稳定中间价预期的作用。
进一步来看,中间价定价机制不断完善,也显示出央行对中间价指导意义的加码。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周浩表示,中间价与即期价格之间的价差肯定不会长期存在,到底谁会最终占据上风,历史上而言,一般是中间价,毕竟中间价代表了某种立场,“逆调节因子”被正式宣布,中间价的指导性意义开始再度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