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是一家债券银行,通过发债可以筹集到长期、稳定的资金。中行则采取了很多新渠道,许罗德说,比如帮助一些政府发行人民币债券,帮助企业发债。2013年以来,中行累计在境外承销各类债券折合人民币9100多亿元,中行自身也通过发债筹集资金,其中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债券发行了三次,共计76亿美元,同时也在尝试利用PPP方式。许罗德预计,未来PPP会是“一带一路”资金筹措的一种重要方式。
国开行贷款十分注重项目的自偿性,主要以项目自身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并未增加项目所在国财政负担。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项目都产生了良好的现金流,还本付息正常。对少数主权类客户的贷款,国开行对合作国的财政状况和主权信用等级等方面有严格要求,对一些重债穷国的贷款,则都是在IMF控制的贷款额度之内,包括贷款利率、贷款期限等贷款条件也与IMF要求一致。
不过,如果对一些国家贷款太多,将来确实有债务可持续性问题,所以进出口银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别风险管理体系,对每一个国家都设计了一个债务上限,当贷款接近上限时就会把握放款节奏,但也并不是达到上限以后就不支持。另外,对媒体提到怎么平衡资本管制与支持“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融资的问题。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人民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相关人民币监管政策目的是限制一些投机性的境外投资,比如炒房地产或风险度较大的并购或海外投资,但对“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投资并没有限制。项目未受资本管制影响。许罗德进一步说,到目前为止,中行400多个“一带一路”项目授信680亿美元,到年底,中行“一带一路”授信预计将超1000亿美元,说明信贷增长比较快,受影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