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品牌观察报 (ID:pinpaigcbao)
作为80、90后,几乎没人不知道乐百氏AD钙奶,那个时候,它和大白兔奶糖、跳跳糖、大大卷一样,都是孩子们记忆深处的最爱。但很早之前,就没有再看到这款产品了,取而代之的是超市货架上的乐百氏纯净水。
其实乐百氏早在16年前就被法国的达能集团买下,从全国大型食品饮料企业转变为单一的饮用水企业。但在最近,法国达能集团又要将乐百氏售出,接手的是一家深圳企业。
乐百氏曾经在中国饮料市场上牢牢占据着龙头老大的位置,年销售曾经达到20亿,连娃哈哈都不是对手。乐百氏的创始人何伯权,被宗庆后(娃哈哈董事长)视为最强的对手。
95起家到年销售20亿,成为业内奇迹
1989年,何伯权和四个伙伴拿着镇政府出资的95万元,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办公室里创办了“中山市乐百氏保健制品有限公司”,并与中山医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医药学院、广州微生物研究所等多家单位联合研发出“乐百氏”乳酸奶。
从上线之初,乐百氏就打着“新一代人体高级天然保健饮品”的旗号,受到了许多家长儿童的喜爱,市场上一度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1992年,乐百氏公司的产值就已经达到了8000万元,1993年,乐百氏成为全国乳酸奶第一品牌,在随后的6年内稳坐全国市场占有率冠军的宝座。据传,当时何伯权的身家已经达到了8300万美元。
乐百氏也成为了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内为数不多的经国家商标局认定的驰名商标。乐百氏以保健品、乳制品、饮料为发展方向,先后又推出了多个系列产品,畅销全国。
有一天,何伯权在《八小时之外》的杂志上看到,全国七运会和斯图加特世锦赛上的“马家军”大放异彩,为中国体育界添光!而马俊仁作为马家军的一员声称自己有一种可以让人迅速提高血色素、增强体能的祖传秘方,甚至说有人出一千万都不卖。何伯权不顾内容真实性就用一千万买下这个“祖传秘方”。
这份秘方被何伯权包装成了“生命核能”,深深的吸引了媒体和公众的目光,全国各地的代理商都在抢购“生命核能”的独家经销权,甚至上了拍卖会。拍卖完后,何伯权就将1700万元的代理费收入囊中,此时“生命核能”尚未投产,而何伯权就已经净赚700万。
1998年,何伯权再次做了一个疯狂的举动,花了1200万请世界上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麦卡锡写一份企业诊断报告,这份报告长达300页,何伯权认为物超所值,“它告诉我们走向成功的很多条路”。
1999年,乐百氏年销售额20亿元,成为业内广为传颂的奇迹。何伯权一手策划的经典营销案例包括以千万元购买马俊仁“生命核能”配方,同年拍卖产品经销权,等等。1997年,乐百氏作为民营企业入选哈佛大学教学案例。
出让股权,走上与娃哈哈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虽然乐百氏一路所向披靡,但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渴望扩大规模的乐百氏开始寻求更多的合作,彼时众多的国际巨头涌入中国市场,他们将目标锁定在了本土市场上家喻户晓的公司和品牌商。
1996年,娃哈哈与达能合资,四年后,达能花了238亿元人民币买下了乐百氏92%的股份,何伯权等5名创业者的股份仅剩下3%。
被吞下之后,乐百氏没有延续之前的神话,到了2001年,乐百氏的销售额只有10多亿元,只有娃哈哈的六分之一。达能的高层对此颇为不满,强制辞掉了何伯权在内的五位创业者。
离开乐百氏的时候,何伯权早已哽咽,回想起自己创业12年的过程,感慨万千,心如刀绞。创始人被踢出局的事情已是屡见不鲜,何伯权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这种经历才让他意识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此后,乐百氏公司内部长期存在新老员工阵营对立的矛盾,达能也没能对中国消费市场准确把脉。因此没过多久,乐百氏的多个业务板块逐渐被剥离,仅剩下了饮用水单一业务,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少。
与何伯权的黯然出局不同的是,娃哈哈在宗庆后的带领下,发展的越来越好。同样是达能合作,娃哈哈始终自主地把握品牌的发展脉搏。
宗庆后一直抵御这达能对娃哈哈经营的干预,甚至用“不理睬”的方式自我发展,拿业绩跟达能说话。
达能也尝试过派驻一些高层到娃哈哈,全部被宗庆后驱赶,他从来不让达能在娃哈哈集团持股,他说“在中国人的地盘就要用自己的方式”。
从某种程度而言,娃哈哈既成功地引入了外资,又恰如其分掌握着自身的发展,而乐百氏的沦陷只会让人感叹。
再度被卖的乐百氏命运如何
接盘的深圳公司名为盈投控股,这家公司资产总量将近45亿,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股权。按照公开的信息上看,盈投控股并没有饮用水产品业务,只是具备跟饮用水相关的净水器业务。
达能官方的说法是,盈投将大力发展饮用水业务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并与现有净水器业务形成协同效应,盈投将加强对于乐百氏的投入,将其打造成一个更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知名品牌。
乐百氏的官网显示,乐百氏的产品系列中除了桶装水,就只有饮用纯净水、饮用矿物质水、饮用薄荷水三款产品。水源地集中在北京和成都两地。
在中国的饮用水市场上,乐百氏只能算是一个老品牌,且市场份额非常小,农夫山泉、怡宝、康师傅和娃哈哈占了主要市场份额,超过60%。
乐百氏在快消经验丰富的法国达能手中,也依然没能被做大做强。反而是因为没能发挥跨国企业应有的管理与协调能力而逐渐将乐百氏品牌推向了没落。
中国的饮用水市场相对稳定,乐百氏能否逆袭尚未可知。但资产丰厚如恒大曾轰轰烈烈的进驻中国饮用水市场,连续的巨亏之下,以18亿卖掉了恒大冰泉,退出了中国饮用水的市场。所以想在这个行业立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