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九派新闻
农家乐、古村落、休闲农庄、乡村酒店连锁,土著村民、返乡创客、新乡居客、小额民宿贷、大额资本,多股力量纵横交错着,共同形成了一个同频共振、交相辉映的能量场,使得滚烫的民宿热浪迅速向四周扩散。
这种业态的形成,让民宿的生长环境呈现出一种野蛮状。而在这种野蛮生长的状态中,无所谓谁好谁坏,因为这是一片蓝海真空区,严重供不应求。
当然,这其中也有鱼龙混杂的事情发生,如浑水摸鱼,故意将不是民宿的房子当民宿租售;借民宿发展不规范之势,人为水涨船高,将体验一般的民宿过度溢价等。
当出现全民跟风炒民宿的热潮时,当民宿发展出现家花野、花遍地开时,万紫千红的民宿能否总是春?也许会。但当冷风来袭时,经不起市场捶打的民宿,将散落一地。
这让我想起自己进入图书出版圈的一段往事,眨眼间已过去12年。非典过后,全民热健康,2014年博克世纪撞大运,跟风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拼凑了一本《细节决定健康》的书,结果大卖60万册。
再后来,其围绕“细节、健康”两个核心关键词,自己跟自己的风,出版了不下50本相关的书,最开始是和青岛出版社合作,再后来全国各地一大堆出版社找上了门,连德国出版商也动了歪心思,想收购它。
那期间,我出于热爱文字工作,从一名文史哲各大学资料室专业图书业务配送销售人员,转行做了图书攒稿人,工作单位就是这家公司。那几年,几乎所有出版社都凑了过来,开始做健康类图书。由于供不应求,粗制滥造,拼凑卖图书标题党俯拾皆是。有个叫洪昭光的老头,一年署名出版的书竞达200多本。靠,基本快一天一本了。就连本人最无比崇敬的北京大学出版社也做起了健康类图书。
到了2008年,基本所有做健康书的,都感到了紧张。为啥?因为此类图书出现了严重供大于求。因为出现了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唐码图书等几家公司,对同行简直是降维打击。还好本人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花了半年多时间编写出的第一本署名书《补身不如补心》卖得还不错,后来据说版权还卖到了台湾。
以此类比当下民宿,两者之间有不少雷同之处。只是健康类图书已经异化升级到了重霄九,而未来的民宿行业是否也会经历健康类图书2008年遇到的那股寒流。直觉告诉我,一定会的。最多三年,民宿将迎来自身发展的第一个寒流。
那么,现在进入或正准备进入的同行就要好好想一想,未来的民宿将会经历一个怎样的发展趋势,自己如何做才能迅速挣到快钱,如何做才会在行业未来几年之后坐稳江山,占据一席之地。
我的建言是,进行精准定位,把市场细分点找准,把必须做好的事情做扎实,稳扎稳打。当然,你也可以两条腿走路,当下有本事挣到的快钱,千万别错过。这样好形势,错过了,再也不会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