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支点思维(ID:zhidiansw)
免费时代已然来临,如果不回归到产品、注重产品,营销和销售所谓的对营收负责注定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以收入为中心,是重在营销和销售;以产品为中心,则是重在用户的痛点和需求。说到底,从以收入为中心转向以产品为中心,就是注意力和工作重心从营销到用户的转移,但不再是做用户的顾问,不再是让用户有回家的感觉,不再是讨好用户,而是直击用户的痛处,解决用户的需求,但也已经不是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而是用最简单的产品解决最普遍的问题。
古诗里讲到: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这个“时”并不是自己所能创造的,但必是自己可以发掘和把握的。在今天,如果你能准确而又合理地找到用户的痛点,然后还能以一款让用户尖叫的产品来让用户感受到痛快,那么,恭喜你,你会有“时来天地皆同力”的非凡感知,你成功了。
一言以蔽之,解决用户的痛点,简单、聚焦又实用,这才是以产品为中心。尤其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营销已经变得有点多余: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营销就事半功倍,否则营销至多是事倍功半。
可这“花”怎么开呢?
抓住痛点,让数据说话
用户的痛点在哪里?解决痛点的市场到底有多大?很多企业似乎对这两个问题并不在意,而是把精力和工作重心都放到营销中去了,都在诉说我的产品有多好。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他们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才有可能抓住痛点。
当然,抓痛点,不是凭感觉,也不是想当然,更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用数据说话:一种方法是通过数据收集,用数据分析法来评估用户需求;另一种方法是在实际场景中寻找用户的痛点;还有一种方法是逆向操作,即:找出现在的市场空白,结合用户的使用习惯,运用淘汰法去遴选出用户有需求但还未挖掘出来的痛点。
现代互联网的发达,已经为第一种方法提供了诸多的便利;而第二种方法的使用,则更为直接,但其中间接的要求却是要有能够驾驭这种方法的人或者团队才可以真正发挥威力;至于第三种方法,则是对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的有效补充,可以有效地有弹性地筛选痛点,合理挖掘数据所体现不到的空白地带。
把痛点物化,做好产品体验
产品体验的重要性有多大呢?虽然在不同的企业中重视程度不一样,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产品体验即企业生命:产品体验是营销和推广的基础,没有好的产品体验,任凭销售员说得天花乱坠,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甚至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产品体验也是企业口碑的基础,好与不好,都敌不过用户的一张嘴,但用户那张嘴却是依据着产品是否给他带来了美好、痛快甚至是喜出望外的体验。
所以,抓住了痛点,不见得就能够做出好的产品,不见得就能够让用户有着美好的产品体验。把痛点物化,解决用户的痛点,还不给用户增添麻烦,让用户的操作变得简单而又舒心,成为产品经理们要面对的挑战。
在痛点物化过程中,大家最常表现出来的是面面俱到而不是做减法搞聚焦,甚至在某些企业中,做减法搞聚焦是老板们思维中的天敌,认为这样会丧失很大的市场、失去很多的用户、丢掉很多的营收。很多时候,一厢情愿地为用户着想,进行功能的堆砌和操作的延伸,初衷确实是为用户们提供更多的选择,但这都是在逼迫用户离开你,而不是紧紧围绕着你。
为用户着想是必须的,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也是没有问题的,但前提是,把痛点物化到极简,为用户带来方便,能让用户一目了然一击命中,让用户喜出望外。电梯中,直梯告诉我们,操作的简单意味着乘客的方便实用,而滚梯则告诉我们,无需操作也可以达成所愿。苹果手机更是告诉我们,极简的背后是对产品研发的极度苛求,产品数量不在多,产品功能不在多,产品体验在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