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临空经济开始萌芽。2013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被设立为“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这被解读为临空经济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旅游(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旅客吞吐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所在地均规划了临空经济区,旅客吞吐量在500万至1000万人次的机场所在地区也纷纷推进临空经济区建设。
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以成都、昆明、重庆等省会或重点城市为骨干,其他城市相继跟进的临空经济基本格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用临空经济来带动物流、旅游、科技等综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大格局正在兴起。比如长沙临空经济区周边20公里范围内囊括了湖南省三大国家级开发区,聚集了以世界500强企业为代表的数千家企业,是湖南省产业基础最雄厚、商务活动最频繁的区域。
和海港比起来,空港也拥有独一无二的特色。如果未来三分之一的地面运输货物改走航空运输的话,如小包装、高价值和高密度业货品,那会给临空经济带来3万亿元到4万亿元的潜在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