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海外央行货币(货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政策或许是今年最大的不确定性。尽管美联储6月前不会加息,但下半年某一时点一旦启动必将影响全球金融市场。而欧日宽松政策也面临挑战,凸显政策困境:负利率之下,欧元、日元升值显示全球投资者避险情绪增加,货币政策有不可承受之重,加速结构性调整是唯一应对之策。但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短期内波动很难避免。4月全球三大主要国家央行议息会议集体按兵不动,均维持既有货币政策不变。美联储方面并无太多意外,FOMC宣布维持现有利率不变,符合笔者早前作出的上半年美联储不会加息的判断,且美联储会后声明中强调当前美国经济数据好坏参半,未来货币政策取决于就业市场状况数据、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指标,以及金融市场和国际经济形势综合发展的情况。对于上述中性表态,市场反应波澜不惊,美股小涨,美元指数变动不大。
实际上,美联储偏鸽派的态度与3月议息会议如出一辙,符合当前美国内外部环境与经济基本面的要求。从美国国内情况来看,笔者早在去年年底美联储开启首次历史性加息之时,便提出美国经济复苏态势弱于预期,十大因素或预示着美元已是强弩之末。如今回头看,美元从去年12月以来贬值5%,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当前美国经济数据好坏参半。其中,利好数据主要体现在就业市场状况进一步改善。例如,4月16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下降至24.7万人,低于市场预期中值26.5万人及前值25.3万人,创1973年11月24日以来新低。3月美国失业率微升至5%,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然而,即便就业数据表现良好,但工资增长不理想。由于就业并非前瞻性指标,往往落后于经济表现,就业数据一枝独秀,而消费、制造业与净出口表现疲软并非好的预兆。4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由51.5降至50.8,创6年半新低,说明当前美国制造业情况不容乐观。而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尽管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减少对金融业等服务业的依赖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重振制造业的主张,但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呈现下降态势。2015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12%,低于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12.8%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