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落户的人多了,给它建设用地的额度就需要与落户数量挂钩。落户人口越多,建设用地规模应该越大。同时,哪个地方农民市民化工作推进得更快、落户得更多、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服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好,财政转移支付就对这个地方的规模更大。目前我国约有6亿人居住在农村。农民工的市民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整个过程有多快,受很多条件的制约,比如公共服务的提供、财力状况等。《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所需费用纳入财政预算。
目前财政部正在制定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的相关政策。应该通过政策明确中央、地方等各级财政承担的比例,而不是全部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农业转移人口正呈集中向大城市、特大城市流动的趋势。中国农民工流向地市级以上的占70%以上,而流向小城镇的不到10%。大城市、特大城市聚集资源、聚集要素的效率更高。而这种流向趋势与上世纪80年代我国城镇化的说法即农民工要流向中小城市,而不是大城市、特大城市是相矛盾的。
政府将通过公共资源的配置来尽力改变中小城市和大城市间的差距,特别是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中国目前人口接近14亿,但是真正成为“城市”的才有600多个,超过10万人的镇已经有200多个。而这也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方向之一,即将加快中小城市的培育和特色镇的发展。目前,顶层设计也在筹划加快出台设市标准,推动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合理地设置为城市。为做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今年国家发改委将在拓宽落户通道,特别是督促外来人口聚集地区实施更加积极、宽松的户口迁移政策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