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时常基于容易获得的信息做出判断。为什么不基于应该收集的信息?这是因为人都喜欢走捷径,不愿深入思考。而想要避免易得性偏误,就非得重视不容易得到的深层信息不可。在股市尤其如此。我国在2003年因SARS出现导致死亡人数,与同一时期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哪个多?可能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股市中常有利空出尽反而上涨,而利好兑现又引发下跌?这些提问引出了一种偏误:易得性偏误。易得性偏误,是指人们决策时基于容易获得的信息来做出判断。为什么不基于应该收集的信息?这是因为人都喜欢走捷径,不愿深入思考。
在股市上,最易得的信息是股评和各种研究报告。这类文字有多少含金量?有的股评,常玩各种文字游戏(游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散户朋友打电话咨询手中的股票,股评人的回答有个基本模式,那就是“先出来一半看看,等趋势确立再做决定”。如果某个股评看多,经常会一直看多。2007年沪指5000点看多,理由是5000点比3000点更健康。6000点仍然看多,论据是黄金十年机不可失,千金难买牛回头。当沪指从6124点跌到5500点时依然看多,坚持说这是牛市的正常调整,短线回调洗盘是为了更好地上涨。跌到5000点,声言长期铁底,大胆买入。跌到4500点,告诉中小投资者大盘已跌无可跌了。到了4300点,提醒中小投资者,现在做空风险很大。
跌到4000点还在说,中线建仓机会来临。跌到3500点,坚称目前点位不宜盲目杀跌。一直跌到2008年跌破了3000点,还在看多,理由竟是印花税行情加奥运行情可期,政策铁底等等。跌到2500点,说八成机构认为大盘已见底。跌到2300点,开始批评下跌是不能接受的,并痛骂机构、主力资金不负责任,呼吁政府救市。跌到2000点,声称永远不可能跌破这个铁底。跌破1800点,终于变了口风,说沪深股市没希望了。跌到1664点时,要求股市需要推倒重来,居然建议散户割肉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