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企改革的完成,在经历了几年高失业、低增长后,经济增长逐渐恢复速度,带了一段较长时期的繁荣,这一时期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也是一个有利的因素。第二个阶段是从2008年开始,这个阶段的结构调整重点从供给侧转向需求端,当时受全球金融(金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危机影响,外需急剧萎缩,我国需求结构不协调的问题暴露出来,这一时期的重点是提高消费在需求中的比重,优化需求结构。主要办法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需求结构调整持续了较长时间,到2015年消费占 GDP比重首次突破了50%,十年提高了约12个百分点,消费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6年后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结构性改革重点再次转向供给,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计划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方式,来重新塑造供给体系。近期的钢铁行业大裁员拉开了改革的序幕,这一阶段的背景是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下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新词语,但不是一个新事物。仔细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始终没有停止过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以往改革概念的拓展与延伸。正是基于历史延续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源于中国经济现实的理性思考与战略决策,而并非专家学者的解读那样是“供给主义”在中国的政策应用,实际上“供给主义”产生的背景与当前中国的情况相处甚远,充其量只是提供了思维上的参照而已。
三十多年来,结构性改革总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在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第一个阶段是从1997年开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国有企业发展问题,属于供给侧改革。当时外有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内有长期体制性因素桎梏,国有企业面临长期大面积亏损,主要办法是推动国有企业破产重组,国有企业大规模私有化,国有资本从164个竞争性行业中坚决退出,让位于民营企业,“国退民进”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这一过程持续了数年,1998年国有企业关闭破产达到高潮,新增下岗职工达到5622万人,是一个异常艰难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