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主席尚福林12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表示,目前我国银行业总体运行平稳,风险可控。银监会在不断加强监管力度,着力防范信用风险、交叉金融产品风险、流动性风险、外部风险传染等各类风险。
尚福林指出,当前银监会不断加强和加大监管力度,着力防范以下几类风险。一是防范信用风险。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上升主要表现在信用风险暴露上。对于产能过剩企业和“僵尸企业”,银监会准备实行实名制管理,推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债务规模比较大且有多家债权银行的客户成立债权委员会,由债权人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集体确定对这些企业贷款的增减。二是防范交叉金融产品的风险。将坚持透明、隔离、可控的原则,对跨行业、跨市场的资金流动,保证“看得见”、“管得了”、“控得住”,加强风险约束和行为监管,切实把风险纳入资本约束的范围。三是防范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要加强压力测试,银监会会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压力测试。同时,鼓励中小银行建立同业互助机制,减少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四是防范外部风险的传染,筑牢银行业、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民间融资活动之间的防火墙,要积极加强银行员工行为的管控,有效防范一些内部操作风险。同时,要防范国际上经济、金融变动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风险。
同时,尚福林表示,下一步将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收益权的转让试点,提升银行贷款周转速度,提高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另外,要提升银行市场化、多元化、综合化处置不良资产的能力,积极化解不良风险。银监会将推动“僵尸企业”重组、整合或市场化退出,降低信用杠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尚福林透露,截至去年年底,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45%,比年初有所提高;不良贷款率为1.67%,与国际水平相比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拨备覆盖率是181%。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利润率是1.1%,资本利润率是14.98%,均优于部分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从上述指标来看,我国银行业风险可控。这也有力回击了近期有评级机构下调对中国的主权评级和部分金融机构的评级展望。尚福林强调,“这是目前对中国银行业运行情况的误判。”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尚福林强调,对于个别理财产品可能存在的套利、躲避监管行为,银监会已采取相应措施,要求金融企业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准则,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应计提准备金。同时,商业银行全部表内风险和表外风险都要按照要求计提资本。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机构在金融创新中始终有“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益、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银行要实行穿透式管理,要看到最后的理财到底投到什么地方去了。
在P2P监管方面,尚福林表示,银监会将继续加强监管,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互联网金融专项治理。他提醒投资者,在参与社会金融活动的时候,要着重做好“三看”:一看对象,是否面向社会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二看回报,是否承诺超常的高利回报;三看营销,是否公开宣传,以公开宣传的形式募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