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宏斌:我国政府稳增长的政策空间依旧巨大

2016-02-25 05:40阅读:35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全球金融市场仍受中国市场波动的牵连。近来市场关注焦点已从股市转移到人民币贬值预期,投资者尤其担心资本外流会引发外汇储备不足,从而加剧市场动荡。鉴于我国的外债规模有限,短期内资本流出尚不足以构成重大威胁。我国外币计价的外债总额为8,000 亿美元,占GDP的7%。同时,我国的外部资产足以覆盖全部的4.6 万亿美元的外债,部分原因是外汇储备数额巨大。

财政政策选项

在波动的市场中,人们往往忽视了我国政策调控的空间仍旧宽裕。2015 年,财政扩张实际上颇为谨慎。继先前一轮财政整顿将表外负债转移到政府资产负债表上后,中央政府于2015 年设定了严格的6,000 亿人民币(人民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借款限额,此限额远低于地方政府历史借贷水平。而此举对负责实行基建投资的地方政府构成了较大的融资约束。而这些基建投资正是中央政府认定的主要经济增长动力。发改委在2015年内批准了一大批项目, 但实际基建投资增速并不尽如人意。这很大部分是因为在财政整顿规范、限制地方政府借贷之后,正规的融资渠道尚未发展成熟,对基建项目的融资支持有所滞后。

但通过更好的协调,政策制定者有望在2016 年出台更具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2015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暗示了进一步的财政扩张。我们预计今年的财政赤字将由2015 年占GDP 的2.3% 上升至3%。按绝对水平算,我们预计今年财政赤字将由2015 年的1.6 万亿人民币上升至2.1 万亿人民币。我们还预计今年将有更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更多的金融债发行以及进一步推进公私合作项目。下文中,我们将探讨三大主要财政方案,保守来说,这些举措可通过中央的财政赤字扩张计划获得融资。若想在这些领域内进一步扩张,则可通过发行长期债券来为上述方案提供资金支持,毕竟我国中央政府的负债率目前仅占GDP的20%,适度加杠杆仍有空间。

减税和精简五险一金

各缴费项目对企业构成了非常沉重的负担,我们认为政府应降低缴费比例以重振企业信心。根据节费的传递方向,其产生的乘数效应也有很大差异。在表2 中,我们预计若企业支付的社保费中前两类(即养老和医疗保险)各削减1 个百分点,将会为企业部门节省3,800 亿人民币的费用支出,相当于GDP 的0.5%。若节省的费用完全让企业用于投资,将带来0.7 个百分点的GDP 增长。[1] 更重要的是经我们计算,若这些节省的费用完全转移到雇员,将促进雇员的税后消费,并会为GDP 带来最高达2 个百分点的增长。

那精简之后的社保资金缺口如何管理?财政部长楼继伟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解决方案。他在文中提出划拨部分国有资产以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NSSF),所产生的回报则可用来资助未来的支付义务。此外,由于缺乏地区间的可转换性以及覆盖面有限,社会保障对城镇家庭的支出影响降低。因此更好地管理、更充分地调动节省的缴费具有经济意义,有助于家庭部门降低其他类型的预防性储蓄。楼部长还指出,社保基金必须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自给自足,以免成为财政政策的长期包袱。

房产市场

加速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尽快促使房地产投资企稳是另一项工作重点。2015 年,住宅投资速度由10.4% 放缓至1%,拖累GDP 增速达1 个百分点。房市稳定,将有助于经济增长。住房市场复苏的主要症结在于三、四线城市的库存过高。下调政策利率及房贷政策的逐步放宽总体而言对于一、二线城市更为有利,而进一步的广泛宽松政策可能产生类似的影响。我们需要更为具体的解决方案。而将房地产去库存和加速城镇化结合起来不失为解决我国房地产市场困境的一个良策。

中国2.7亿农民工对城市住房的潜在需求巨大。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我们预计这些农民工中约有70%- 80%(约1.89-2.16 亿)已经在三、四线城市生活。关键问题是资金,这些潜在的消费者几乎无力负担城市住房。财政政策可提供两种形式的帮助。政府可以购买这些城市的库存房并将其转化为廉租房,或向购房者提供更优惠的抵押贷款利率。或者,财政政策可以直接对购房者的首付进行补贴。在2015 年末发布的一份短评中,我们经过粗略计算,认为在部分城市实行政府针对性收购库存住宅并将其低价出租/出售给农民工居住在财政上是可行的。即便收购的规模有限,这一财政支持也有助于提升家庭和企业部门的信心,从而带动房地产及相关行业企稳。此外,鉴于农民工流动性较大,从理论上讲应出台适当的政策鼓励有利于农民工在三、四线城市定居。政府已计划通过提供社会保障和住房,将1 亿农民工安置到城镇居住。这些优惠政策有助于提振短期需求,也有助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

同时,鉴于持续的通缩压力以及负产出缺口的迹象日益明显,政府需出台更多的经济振兴政策以稳定私营部门的信心和经济增长。市场波动有时容易让人忽视政策制定者尚有许多政策工具来支持经济增长的事实。诚然目标的优先级或许存在冲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稳定的经济增长仍是其中最重要的目标。

同时,我们愈加明确对于经济增长的忧虑并未消失,而是在过去数周愈演愈烈,放大了本已脆弱的市场悲观情绪。因此,政策制定者亟需出台令人信服的一揽子计划以支持经济增长,包括力度更大的财政扩张、持续的货币宽松以及必要的供给侧改革。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