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知名企业万科在遭遇到宝能系来势凶猛的举牌收购后,万科管理层反应强烈,董事局主席王石公开发表谈话不欢迎宝能系的“入侵”,公司更以筹划增发新股等被称为“毒丸计划”的途径来化解宝能系的进击。
A股市场(A股市场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建立至今已有25年历史。在这不算短的时间里,因公司控股权易手而导致原管理层“扫地出门”的案例并不鲜见。但是,除了早期出现的几家公司是通过收购方在二级市场购股举牌达到控股要求以外,绝大多数的控股权变更多是通过场外协议转让来完成的。这种场外协议转让,反映在二级市场上是风平浪静,即使是公司的原有董事会,面对新晋大股东的要求非但没有反抗,反而热情欢迎,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企业交出去。这与万科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情况的出现,与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多数为国有企业有关系。我国的国有企业虽然上市,但控股权都由政府指定的国资管理机构掌握,而国资部门行使的仅是国有股的管理,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并不参与。负责公司经营的管理层通常是上级部门委派的干部,而不是公司的创业者,因此对公司股权的管理并无体认,在控股权易手后,他们也不会产生大权旁落的危机感,而是可以由国资部门另行安排职位。在这种结构之下,管理层感受不到资本市场上来自投资者的压力,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也只是按部就班,完成上级要求的目标就可以,创新发展对他们来说反而并不太重要。
以万科为代表的民营上市公司,在这方面显示出了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同之处。民营的上市公司,管理者就是创业者,他们对自己的公司有高度的认同,上市以后他们必须不断地提高业绩才能获得投资者的认同,创新发展也成为他们的自觉使命。万科这几年在国内房地产市场上发展迅猛,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这与其作为民营上市公司时感受到的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直接相关。即使是股权变更,也是通过二级市场举牌,使公司价值在市场化机制之下得到清晰体现,相比之下,国企上市公司股权在场外协议转让,不仅有可能充斥内幕交易,而且其价格也不能反映市场意志。
万科事件的发生,烛照出A股市场存在的重大的机制缺陷。在国际市场上,很多企业对于上市以后导致公司“改换门庭”的危险有清醒认识,因此上市并不是企业热衷追求的目标。但在我国,众多企业争相进入A股市场,不少是以圈钱为目的,而对上市有可能导致公司被他人“摘桃子”的危机缺乏感性认识。由于A股市场上,国有上市公司占比过高,资本市场的这一机制被有所扭曲,以至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被简化为只是帮助企业融资。这种不正常的状况,不仅损害着A股市场的质量,也损害着投资者的利益。要让A股市场的机制与国际市场接轨,关键还是在于积极推进国资国企改革,A股市场的功能不应仅仅是帮助国有企业“圈钱”,它更应该是通过市场化的并购让国企接受优胜劣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