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11月官方PMI下跌至49.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创下2012年8月以来新低。而同月财新PMI也连续9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下方。财新数值为48.6%,虽略有回升,但仍是连续第9个月徘徊在荣枯线下方。
关键在于几个最重要、最关键的分项指标太差强人意。新出口订单、积压订单、原材料购进价格、生产活动预期4个指数降幅均超过1个百分点。
10月份官方PML在9月份基础上已经显露出企稳迹象。而11月PMI数值已经连续4个月维持在50下方并有点跳水味道。11月再次掉头向下表明经济触底过程中存在一定波动,经济仍面临不小的下行压力。
更加应该引起极大关注的是,中小企业不景气有加剧趋势。数据显示,迄今大型企业PMI指数已经连续3个月维持枯荣线之上,复苏趋势良好;相反,中型和小型企业PMI指数继续恶化,在11月分别跌至48.3%和44.8%,创2012年2月有观测值以来的新低。
这说明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效果不佳。中小企业不景气是经济的最大病灶,不根除之,经济就谈不上复苏企稳。同时,PMI连续3个月维持在枯荣线之上的大型企业同样遭遇到利润严重下滑的窘境。
整个经济中制造业非常关键,中小企业是核心。目前“关键”与“核心”都遭遇危机,整个经济非常堪忧。怎么办?
都不约而同地想起财政货币(货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政策的作用。财政货币政策也叫做需求端刺激政策,创始人是需求政策之父的凯恩斯。包括目前的美国、欧洲、日本三大经济体都过多采用的是需求方管理政策。
面对PMI创新低折射的经济极度低迷状况,需求端的财政货币政策如何继续发力呢?
货币政策的降息已经没有空间了,重点看一下存准率是否可继续下调。是否降低存准率必须看外汇占款是否下降,而外汇占款下降与否又要看央行口径的外储是否降低。如果下降就还有降准空间,否则就不能盲目降准。
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的重点在于公开市场操作与各种形式的再贷款。
财政政策应该是稳增长重要手段。重点在于税收政策工具。超级规模的减税政策应该果断出台,减免各种收费,力度继续加大。
需求端宏观经济政策发力基础上,也要做好供给侧文章。在产能过剩、住房去库存化任务繁重现实面前,供给侧改革难度较大。从劳务和商品供给角度看,第三产业供给空间较大,政府提供的服务潜力巨大。抓住这两个方面的供给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非常大。
对供给侧改革必须有一个清晰清醒认识。供给侧改革核心不在于扩大粗放式生产能力,而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重点和核心所在。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从供给侧管理角度看,本质上都属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式。一定不要把供给侧改革理解歪了!
需要关注的是,虽然PMI创出新低,但稳增长中的亮点已凸显出来了。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11月非制造业PMI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至53.6%。
电信、互联网等新兴服务业持续活跃。“双十一”催生邮政快递业活动明显上升,网络消费仍保持较快发展趋势,成为引领消费增长的亮点。临近年底,节日消费预期将继续拉动居民消费热情,以消费为主导的服务行业具备继续拉升基础。特别是消费在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公款消费大大压缩情况下出现持续增长,着实不容易。这些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将会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而强化。
总之,对未来经济走势并不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