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慧丽:车企大自主画蓝图容易 落实则相当不易

2015-11-17 09:36阅读:46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近日,经观汽车版重点关注广汽集团的大自主难题。之所以选择广汽集团,一是我们认为在国内的大集团中,身处广州的广汽集团在市场化氛围中浸淫已久,领导人做事谋篇布局相对来说更为务实;二是广汽集团大自主棋局遭遇的挑战不是单个现象,在国内车企集团的大自主中具有共性。“大自主”,是近年国内汽车行业(汽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大集团都很看重的事情,上升到集团层面做5年乃至10年的战略规划,几大车企集团的老总们在公开亮相时也频频把大自主战略挂在嘴边。比如最开始打出“大自主”概念的东风集团,曾计划到2015年实现180万辆至200万辆的自主品牌乘用车规模;一汽集团的“十二五”规划中大自主是重要内容,计划到2015年整个集团实现销售4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200万辆;中国长安[微博]集团则规划,到2020年,长安汽车产销量将达600万辆,其中60%~70%为自主品牌。

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就是政府管理部门的推动。在中国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这10多年中,政府主管部门对于汽车行业的管理有两大着力点,一是推动自主研发与自主品牌;二是推动行业兼并重组,打造龙头企业。

不管是2004年版本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还是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都把自主品牌和兼并重组作为重要内容。2013年年初,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还专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15年,前10家整车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90%,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这样的好处是以前只靠依赖合资品牌生存的车企集团开始重视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但弊端则是,在规模优先、做大就能享受政策鼓励的政策指挥棒下,车企集团在自主品牌上开始通过各种方式“走捷径”,2009-2010年左右微车企业成为车企大集团整合的热门,就是因为能快速充量。

但几年下来,车企大集团们收购的外来品牌和集团嫡系自主品牌之间,普遍存在整而难合的尴尬,有的甚至分道扬镳两败俱伤。不管是东风还是广汽乃至长安,现在都面临着外部收购或整合的品牌与嫡系的自主如何区分定位的问题,至于资源共享、互相协作、规模效应的甜头,还远未尝到。

在自主品牌生存艰难的现在,车企大集团们对于嫡系自主品牌的打造提升尚且吃力,整合的外来品牌或子公司的自主品牌,更是难以兼顾。做规划、画蓝图容易,但要落实则相当不易,尤其在牵涉一些地方政府、地方国企的利益与人事变动时,车企大集团的整合困难重重。

这就造成目前车企大集团在大自主上的两难境地,想进,整合不易,市场环境不利;想退,国企的面子不好看事小,难以对上交代事大。

归根结底,要改变车企大集团对于大自主数量规模的痴迷,还是要从政府管理上做出改变,不以规模论英雄,车企实力与座次排名更倚重研发实力、管理效率、员工满意度、用户口碑等指标。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