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昨天闭幕。从昨天结束的五中全会的公布来看,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允许一对夫妇可普遍生育二个孩子。而该政策调整也意味着自1979年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已经走入历史。这也是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大调整。可以说,这次人口政策大调整,不仅会对中国的人口消长产生重大影响,也将对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于会牵动影响全球人口的消长。所以该政策出台不仅会引发国内广泛的关注,也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最早是在1973年12月,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确定了“晚、稀、少”的方针,要求晚婚、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时间要相隔4年,计划生育工作全面推行。1978年10月,修改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生育间隔时间三年以上。
1979年下半年起,全国不少地方按照独生子女的要求修改计划生育规定。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外,独生子女政策开始在全国城乡全面实行,仅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农村可生育两个孩子。
可以说,中国推行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当时的人口急剧膨胀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在短短的36年的时间里与发达国家看齐。但是当时独生子女的人口政策是以当时的计划经济为基点。即按照当时的人口膨胀速度很快就会让中国各种资源耗尽,国家没有能力来应对过度膨胀的人口增长。但实际上这种假定是错误的。
而独生子女政策一旦形成制度,就容易路径相依,要改变起来难上加难,一直延续了36年。还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包括自己就看到了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推行可能面临的严重问题提出质疑。因为,当前本从认为,这些严重问题并非仅是现在一些人所主张的“人口红利”消失、中国的老龄化加速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即使到现在也不是太重要。
比如,说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是“人口红利”消失,是中国将陷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其实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概念。因为,从目前的人口结构上来,由于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占比越来越小,但是这些都可能通过劳动力人口的素质提高、人口健康水平提升而延长工作年龄、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来弥补的。比如,近三十年来,中国的人口素质提高出现了前所未有态势。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当然是劳动生产率提高最为主要的推手。
还有,由于独生子女政策而导致人口的更替水平失衡(即一对夫妇生育的孩子数量小于2),也是目前面临的问题,但是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与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相差很远。比如2014年中国的老龄化的程度10%(即60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的比重),而日本则达到26%、欧洲德国21%等,我们与日本相差25年,与欧洲相差15年。也就是说,与日本相比,中国化解老龄化问题还有近20年的时间余地。
其实,独生子女政策的最大问题并非仅是人口结构的重要变化,并非仅是人口更替水平的失衡,最为严重的是让出生的这些孩子从一出生就在一个非社会化的环境下生存。在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出生既不存在孩子之间竞争也不存在孩子之间的合作,从而使得这些独生子女的人格培养、价值观的形成、道德的养成等方面完全非社会化,从而使得这些独生子女的孩子一进入社会就面对着许多障碍。或由他们组成的社会无法满足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社会演进生存的法则。可以说,相对当前的国际外部世界来说,由独生子女所组成的社会肯定是最没有应对能力的社会。当前独生子女所衍生出来的问题最为严重就表现在这些方面。
可以说,如果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不改变,由于这一代独生子女严重地非社会化,它将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繁荣的严重障碍。而新的人口政策或允许普遍生育二个孩子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态,但这个人口政策调整还是太晚。中国将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为,多数独生子女扭曲的人格将会严重影响下一代孩子的成长,影响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总之,中国的人口政策重大调整将对未来中国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不仅在人口数量增长问题,更在于新增人口的社会化提升问题。但是,中国人口政策调整还是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