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8月11日完善人民币中间价报价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连续两天出现贬值,贬值幅度也接近4%。受此影响,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亚洲国家货币也出现贬值现象。对此,有人担心人民币会不会出现持续贬值的现象。
众所周知,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美联储降息步伐的不断临近,以及中国为稳定经济增长而对货币政策作出的不断调整与优化,人民币(人民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汇率变动和贬值的内在压力也在不断加大,贬值的风险不断增强。一方面,广义货币(M2)余额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中国M2余额已达135.3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3.3%。对于GDP只有美国一半不到的中国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其可能隐含的汇率变动和货币贬值内在风险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仍处于下行状态,为了确保经济尽快止跌回稳,中国需要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那么,M2也将进一步扩大,汇率变动和货币贬值的风险则将进一步积聚,自然需要通过释放风险来维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同时还要注意,在经济复苏、就业等形势都比较好的情况下,美联储加息的时间窗口也已经临近,一旦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还是非常大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也会出现明显变动,与其被动等待贬值,等待人民币出现持续性贬值,不如主动调整政策释放风险。
美国一直是靠量化宽松政策来维持和打基础的。没有量化宽松政策,美国经济是不可能出现这么好的复苏迹象的。所谓量化宽松政策,说到底就是发行货币,推动货币贬值。而在美国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的这段时间里,美国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都是呈贬值趋势的,尤其是对人民币,更是一贬再贬,人民币则一升再升。正是因为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所以,中国的出口也受到了严重遏制。相反,美元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也使得美国的贸易进出口等都有了明显改善,最终推动美国经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步入了复苏通道。既然如此,中国又为何不能借用这样的国际通行做法呢?为什么不能主动让人民币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来推动贸易进出口工作呢?
外界担心较多的是,人民币会不会出现持续贬值。应当说,这样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对中国来说,尽管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幅度加大了,波动增强了,但绝不会是单向波动、单向运行,而是会双向波动、双向运行。
首先,人民币不具备单向波动的条件。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人民币可能会在某一阶段贬值多于升值,但从长期来看,还是以平衡、平稳为主。中国也不可能为了进出口贸易,让人民币过度贬值。
其次,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能够确保人民币不出现持续性贬值。虽然中国经济出现了下行,但是,从总体上讲中国经济仍处于可控状态,没有出现过度恶化,维持人民币稳定的基础是比较坚实的。
最后,央行具有干预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手段和办法。特别是巨额外汇储备,是干预市场最有效的手段和条件。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稳定对世界很重要。如果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能够帮助中国经济尽快走出困境、帮助中国化解可能存在的货币贬值风险等,自然是一件利己又利人的大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