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玮杰:外部环境变化 国内宏观政策不应转向

2015-08-02 11:01阅读:54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在最新一次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束后,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维持基准利率不变。FOMC在会后声明中表示,只要就业市场“出现进一步小幅改善”即存在加息可能。

但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内外部各种不确定性都在进一步加大,通货紧缩压力日益显现,经济增速保持在较低水平,实体企业的经营景气度一直不佳。

实体经济疲弱的表现加上国内目前处于债务去杠杆阶段,政府希望把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至此,中美两国宏观经济出现明显的步调不一致,宏观政策的取向发生了较大不一致,这将会对全球经济增长以及中国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影响。

美国加息明显将加剧中国资本流出。就目前中国货币(货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政策而言,央行的货币政策会受到自身资产负债状况约束。央行投放的PSL、MLF、SLF背后是需要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显现出的国内资产,这样的基础货币投放,会形成一笔相应的负债。央行在过去十年间一直在国内进行负债,并将这部分货币转换成美元资产。这个过程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正向平衡有着积极作用。

但在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下,这样的政策显然难以延续。释放国内流动性,除了降低准备金率以达到调整货币乘数的目的,基础货币的创造需要通过新设立的工具进行投放。如果美国货币政策发生转向,那么利率走势将呈现倒挂,即国内利率水平呈现下行、美国利率水平上行。虽然目前并不一定立即体现,但长期来看,会对国内货币宽松空间构成一个上限,特别是在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依然较低的状态下。

美国经济的外部影响会对中国宏观经济形成挑战。美国实体经济复苏,将进一步影响全球资产配置,美元资产将成为强势资产。在此背景下,中国资产的投资需求会发生缩减。这样对国内实体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A股市场经历大幅震荡,这加重了投资者在配置中国资产方面的顾虑。

此外,中美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及信息沟通方面,依然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渠道。中国和美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但是在政策协调、信息共享方面没有作出较为固定和公开的制度安排,这对稳定市场预期是不利的。

目前只有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而这样的对话频率以年度为单位。日常的诸如美联储与中国人民银行之间的宏观政策缺乏有效沟通,未来出现政策不协调、不一致的可能性较大。

下一阶段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能因为外部压力而发生大的调整或者转向,应该采用较大的宽松力度,甚至要比现在的宽松力度更大,以对冲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中美间应该有一个审慎长期原则,不能单纯考虑国内情况,而应综合评估对方的影响。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