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国内汽车(中国汽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供不应求,汽车价格一路飞涨,价格水平最高的是1993年,成本不过五六万元的一款轿车卖到20多万元。1994年,汽车市场神奇地出现从供不应求到相对过剩的逆转,坚挺的汽车价格开始松动,之后出现了血雨腥风的价格大战,汽车市场越来越火。
在最初阶段,市场竞争迫使厂、商挤出价格中的暴利。后来,合资企业采用扩大本地化采购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即使大致差不多的采购成本,也还有品牌溢价可以赚钱。自主品牌一开始以低价战略博市场,深感吃力,于是纷纷转走高端路线,但是成本难以承受,许多企业还是靠合资企业“补养”。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就有消费者一直在问:汽车价格什么时候能够降到底?还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汽车厂家还有利润,所以汽车还有降价的空间。其实,价格战打到一定程度,企业必然就要做减法,其中包括降标准、减配置。上世纪90年代,国外已经普及电喷,但是当时引进的几个车型都改回到化油器和分电器模式;国外流行低压胎,国内仍然用配有内胎的轮胎,一些车型把四轮碟刹改成前盘后鼓等等。
有些减配是钻国内法规要求低的空子,比如欧美地区法规强制要求安装ESP等行驶稳定系统、头部气帘等安全配置。国内2012年修改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依然对这些配置没有做出明确要求。也有的车型把悬架改了,带来了隐患。比如老速腾采用多连杆独立悬挂,新速腾改为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挂,舒适性差不说,还容易发生断裂。
据汽车投诉网数据统计,2014年关于“减配车”的投诉为105宗,小到安全和舒适配置的缩水,大到底盘、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偷梁换柱。一些车企为了降低成本大量减配,个别车型甚至打起了防撞钢梁、安全气囊以及车内阻燃材料的主意,这使车辆在发生事故的过程中,危险几率大大增加。
国内有一句顺口溜,“看得见的地方好好干,看不见的地方不好好干”,车企减配往往在消费者难以看见的地方。有人总结了汽车经常被减配的10个部位,包括隔音阻燃材料(这种东西属于看不见的配置,消费者很难关注)、雾灯、电子车身稳定控制系统(ESP/DSC/VSC)、车顶加强筋、储物盒/储物空间、防撞梁(据说有的车型左侧有、右侧没有)、轮胎(换品牌或降等级)、行车电脑、悬架、蓄电池。
质量是企业的良心。企业可以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汽车的配置也可以有高有低,但是价格的底线是不能越过企业的良心的,更不能昧着良心做坑害消费者的亏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