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要理性看待国内伞形信托

2015-01-30 11:30阅读:39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据了解,伞形信托是下挂不同交易单元的集合资金信托(中国信托行业发展研究报告)计划,对外是同一股东账户,但对内允许多个管理人独立操作。伞形信托的主要优势在于结构化设计,即每个交易单元可独立选择不同期限的配资,从6个月到24个月不等。这一运作四年左右的成熟产品,规模大致在3000亿-4000亿元左右,近日却被推到风口浪尖,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认为这类融资推动了2014年年底的大牛市,是大象起舞的重要推动者;二是认为此类产品在大盘剧烈震荡时优先级资金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叫停伞形信托,以及降低伞形信托配资规模看起来成了水到渠成的调控手段。笔者在此呼吁理性看待伞形信托,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伞形信托主要从事证券交易,获利或亏损主要是二级市场证券买卖价差。股市上涨不是交易亏损的必然条件,否则在牛市的时候岂不是不能买入股票?股市上涨期买入、下跌时卖出是再普通不过的做法,不止伞形信托,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和保险等机构投资人也是采取同样的交易策略。

其次,伞形信托的风险控制不在于交易策略,而在于对每个交易单元每日估值。通过警戒线、止损线的设置,及时平仓,以确保优先级本金安全。因此,优先级资金的风险与具体的交易策略,甚至整个大盘并无直接关系。直接影响优先级资金风险的是预警线和止损线的设置,如果过于宽松,有可能出现在股市大跌时无法及时止损的情形。此外,通过对st类股票投资比例限制,以及对停牌股票的合理估值,都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因此,大盘的变动会影响优先级资金风险的说法其实并不成立。

第三,进入2014年,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原因,银行一方面不良率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合意贷款不断萎缩。银行面临的不再是授信额度不够,而是有效贷款需求下降,合意贷款收益降低的尴尬境地。这种情况下,伞形信托这类结构化产品,成为银行投放资金的有效补充,并且通过结构化设计控制风险,规避了实体经济下滑的风险,其实对银行而言是兼顾风险和收益的不错的选择。如果监管部门强行禁止银行投放此类资金,会增加银行的资金投放压力,反而不利于银行体系的稳定。

第四,资本市场的监管信奉的是信息的透明和资本的自由流动。通过频繁的监管或释放信号人为地降低资本市场波动率,无法促进资本市场的成熟。我国股市已有做空工具,市场套利的力量事实上远大于行政干预。恰恰相反,频繁的监管,以及监管政策可能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反而使那些有信息优势的机构获得更大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公平性原则。换个角度看,一般认为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市连续两个月上涨一般会解读为对未来中国经济复苏信心较强。如果此时监管政策释放的信号是股市泡沫,那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并不乐观?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打击投资信心是否符合现阶段宏观调控的整体思路?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