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发:我国企业融资应减少对银行依赖

2014-12-25 03:06阅读:49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据了解,融资难问题是当前社会热议的一个话题。很多人仅是简单地从资金的供给方,即金融机构的角度看待,得出的解决方法多是应放松融资阀门、多建些金融机构、增加更多的资金供给和放松融资条件等。因而,融资难问题也往往容易被片面归结为是一个金融问题。但如果更为理性和全面地分析这一问题,特别是从资金的需求方,即急需进行融资(中国融资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的非金融企业来探究其诉求背后的体制机制问题,融资难可能本身更折射出的是实体经济进行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首先,从经济学角度看,企业和消费者这些支出主体都受到预算的约束,不能无限度地获得外部资源。但只要生产和交易过程中的剩余被充分开发和利用,预算约束并不妨碍资源配置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

企业融资困难是否对投资和产出造成负面影响,关键不在于这种外部融资约束本身,而在于企业能否通过短期内更多开发和利用生产和交易过程中的剩余,即创造出更大的利润,并通过利润再投资这种内源融资方式来弥补外部融资的不足,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非金融企业对外部融资的依赖程度越高,越说明企业开发和利用其主营业务方面机会的能力不强,也反映出企业的竞争力低下。

如果一个经济体中,非金融企业普遍存在外部融资依赖程度较大的现象,则说明该经济体的长期竞争力不够强。我国企业对金融的依赖程度正在日益增加,企业杠杆率已达历史较高水平。面对发达国家不乐观的经济形势,我国企业迫切需要改变竞争力不强的状况,以消除企业发展障碍为目的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

其次,融资难问题反映的是企业的资金需求大于银行资金供给问题。从经济规模总量来看,我国已在很短时间内跃升到离全球第一不远的位置。与此同时,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和贷款总量也快速增加,去年二者已大大超过GDP分别达1倍和约0.3倍的水平。伴随着货币和实体经济规模快速扩张的结果之一,是产能过剩、能源资源的超负荷运转以及PPI连续31个月的负增长。

如果银行贷款继续发放给那些盲目扩大产能、依赖低技术和低价薄利多销的低效率企业,并可能造成新一轮产能过剩的话,那么当下的融资难问题可能反倒是一件好事。

长期以来,我国有相当一批企业不是依靠内部创新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根本途径来做大做强,而主要依赖外部融资的借新还旧来低水平重复建设,背后折射的问题就是政府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始终存在。长此以往,道德风险问题很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在这“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政府更要保持定力,让市场供求发挥更关键的作用,应相信企业家的智慧和能力。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