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近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公布了2014年第二阶段19类食品(中国食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及食品添加剂监督抽检信息。瓶(桶)装饮用水、纯净水等微生物超标问题仍较为突出,不合格率超过两成,791种各类饮料被曝不合格,其中饮用纯净水、天然矿泉水、其他瓶(桶)装饮用水样,抽检样品不合格就达775种,占97.97%。不合格样品中,也不乏乐百氏、汇源、娃哈哈、怡宝等知名品牌产品。食药监总局已责令相关省市,对不合格产品及企业依法查处。
与瓶(桶)装饮用水有关的负面新闻近年来屡有披露。2014年5月份,国家食药监管总局通报了食品监督抽查情况,其中桶装水不合格率达到了11.9%。抽检结果显示,桶装饮用水微生物超标问题严重,小企业大桶水问题多发。
那么,为什么类似产品质量问题屡屡出现?在我看来,根源还是标准出了问题。国家和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打架,在没有统一标准和统一规范之下,高于地方和企业标准的国家标准被无视不出意料。然而,为什么有更严格的国家标准,一些地方企业仍严格执行滞后于时代的标准呢?这与巨大的产品成本制约密切相关。每增加一项检测标准(生产标准),企业将为此增加不少成本。
2008年第一次国标修订后,某饮用水有限公司负责人曾算过一笔账:“要符合溴酸盐指标,需要上马专门的设备,这属于一次性投资。另外每一桶水的出场都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其中必然造成成本的增加。比如耗电会增加、二氧化碳添加剂得消耗,在使用过程中每桶水的成本要增加几分钱。假若以每桶水增加5分钱的成本来算,4000万桶水就要增加200万元的成本。”一家知名企业一年何止销售4000万瓶(桶)?以亿为计的销售数量将直接给企业增加上千万元,一项如此,如果增加几十项呢?我国瓶(桶)装水的检测标准约20项,如果按常理分析至少要增加到自来水106项检测标准的话,企业为此不知道要增加购置多少设备、增加多少亿的成本。这显然是任何一家企业难以承受的。这正如在环保排污领域,一些企业宁肯受罚也不乐意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备是一个道理。
水标准低是客观的,但在目前国内市场现状和瓶(桶)装饮用水生产现状之下,实施高标准乃至国际性标准,实际上又是不现实的。标准定得过高、脱离了实际,最大的可能就是像现在这样流于形式。有好的标准不执行、执行不了,不如不制定。所以,面对国内瓶(桶)装饮用水现状,在我看来更应该面对现实,而不是好高骛远。倒不如由国家有关方面牵头,由各地和各地水企共同参加,制定出一个切实符合国内消费市场的新标准来。当然,这一新标准必须将关系公众健康的重金属、菌落数量等要害之处紧紧把握住。如此一来,既能基本保证消费安全,也能最大限度保证企业利润和市场价格不会过度波动。
总而言之,在国内纷繁复杂的水消费现状之下,千万别指望一口吃个胖子,更别以理想化心态要求市场如何如何。在率先推行一个相对低的标准之后,随着科技进步、成本的缩减,再逐步制定和提升标准不迟。标准再高,不执行也是摆设,与其让所谓高标准变成画饼倒不如退而求其次。严格抓住那些最关键、最核心的项目标准来强力检测和严格监管,这比什么高标准都来得实际和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