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近日,国家财政部公布了2013年全国财政决算情况,其中,2013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表显示,土地(中国土地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出让金收入决算数为39073亿元,是预算数的152.6%。
土地出让金决算数超出预算数如此之多,充分说明了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不减反增——2013年地方政府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入占比地方财政收入35%,比2012年的31%足足高出4个百分点。
不可否认,在地方债务规模高企之下,地方政府持续依赖土地财政,是可以理解的。尽管自2011年后,国家审计署再未公布我国地方债务规模,但是,结合2013年国家审计署相关报告,我们可以基本断定,我国当下地方债务规模相比2010年底不仅没有结构性减少,甚至有可能在持续上升。
面对地方债务规模可能性的不减反增,地方为了避免财政收支的严重失衡,一般来说只有三条渠道:一是宏观经济大好,实体经济税源充足;二是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三就是大幅增加卖地力度,通过土地出让金以及相关税费增加地方财务收入。
渠道尽管有三条,但是,当前地方政府为了避免财政收支严重失衡,相当程度上,只能依靠土地财政。这是因为,虽然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稍显回暖,但是实体经济调结构依然前路漫漫,而在财税体制结构性改革仍未落实推进之下,中央财政即便对地方财政倾斜,也仅可能是小幅的,难以解决地方财政收支严重失衡之困。
理解归理解,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当前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持续依赖,极可能会让虚火早已过旺的房地产业,再次进入发烧状态。这并非杞人忧天,因为地方欲维持土地财政依赖,关键之一就是要力挺楼市。
事实上,在近期百城房价连续两个月环比下跌之下,众多地方已经按捺不住,据不完全统计,自呼和浩特发文正式宣布取消限购后,目前已有天津、杭州、沈阳、无锡等多个城市,通过放松限购条件、调整公积金贷款、放宽落户条件等手段,或明或暗地对当地楼市启动“微刺激”。
一边是地方债务高企需要依赖土地财政,一边是房地产业不能再刺激亟须回归有序轨道,面对这一两难困境,必须要有系统性的配套思维。
不能让土地财政依赖堵住楼市回归有序发展之路,之于当下而言,行政化调控迹象明显的楼市限购,固然有必要取消,但是,切不能在取消楼市限购的同时,又增加相应的行政化刺激,否则,只会距离“让楼市回归市场化”越走越远。
除此之外,我们还须认识到,只有结构性降低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才能从根源上消除行政救市的借口,对此,除了持续抑制地方的行政投资冲动外,更为紧迫的是,尽快推动落实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以便从结构上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