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扩张货币规模,又要盘活银行资产。平安银行饮了资产证券化(中国证券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跨市场化发行头啖汤。
据了解,6月15日,上交所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分别发布了 《关于平安银行1号小额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为“平安银行1号小额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提供发行支持、登记、托管及结算服务相关事项的通知》。虽然次日被央行喊停,但这一举措已经体现出了某种改革的方向和思路。银行业在挤压影子银行的同时,补充资本金已经迫在眉睫,如果补充不到,就必须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健美瘦身,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央行与银监会也在推进资产证券化。早在2013年8月29日,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引导大盘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跨市场发行。这是一本万利的事,银行资产如有1%有效证券化,就可多出7000亿资金。目前,资产证券化产品在1700亿,满足不了银行大胃口。
平安银行此次资产证券化,好就好在拿出了优质资产,并且以兄弟保险公司担保,以树立证券产品的信用。
此前的房地产信贷作为资产证券化试点,遭遇尴尬。最糟糕的做法是,满世界扔垃圾,把一团乱麻式的对公贷款作为证券产品在银行间市场销售,相当于变相摊派风险。好资产作为证券化产品出手,银行舍不得;而烂资产扔给市场,市场又不买账。资产证券化变成中看不中用的花瓶,最后还是由银行或者相关机构买走,根本起不到分散风险、利益共享的目的。
此次平安银行为首只交易所发行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26.3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产品基础资产是向境内居民发放的小额消费贷款。投资者可能不相信信用评级,可能对消费贷套现倒账心有余悸。为消解顾虑,平安银行请出平安保险,所有贷款附带平安财产保险提供的信用保证保险,据此形成的优先级各档证券的评级均为3A级。
这让人想到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之举。2013年4月,支付宝宣布向快捷支付用户加装资金保障险,用户使用快捷支付若被盗,平安产险100%赔付,而所有投保费用由支付宝承担。如今,这一撒手锏被平安银行移植到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中。
资产证券化开始之初,建立信用是重中之重。证券市场首先推出的产品必须是好资产,以取信于市场,同时让市场有适应周期,逐渐准确定价。
由信托公司发行,可以实现真实交易,把资产转到表外,真正瘦身。信托是最好的风险绝缘体,可以把破产等等风险与公司隔离开,相当于建了一堵防火墙。
中国资产证券化步伐缓慢,行政色彩十足。是时候让市场说话,让信用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