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新型城镇化将成扩内需的强大引擎

2014-03-27 11:09阅读:78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据了解,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如何发挥新型城镇化在扩大内需中的牵引作用,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教授表示,人的城镇化(中国城镇污水集成处理成套设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过程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内需潜能。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根据测算,一个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将伴随着消费预期、消费能力、消费习惯的重大变化,其消费需求比在农村要高出一倍以上。而且,随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提升,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也将带来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

刘元春表示,3个‘1亿人’的城镇化,不仅仅是身份上实现从‘农民’到‘居民’的转变,也将带来生产和消费方式的重大变革。

以前农民进城打工,虽然也带来一定的消费需求,但更多是为了攒钱返乡。在新型城镇化中,如何确保“新市民”群体在城市里稳定下来,使他们的潜在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使他们有钱花、敢花钱?“要使消费需求的释放更稳定、更可持续,关键在于稳定就业,特别是要使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相互匹配。”刘元春说,现在有一些地方出现了“空城”、“睡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匹配发展,城市化的发展无法提供稳定的就业,也就无法吸纳人口。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在一些小城镇,“农民上楼”以后,如果无法给他们提供稳定的就业,使他们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很有可能导致他们生活拮据,出现新的“贫民窟”。

“解决了就业问题,也就解决了农业转移人口‘有钱花’的问题,这是扩大消费的前提。”刘元春说,要让他们敢花钱,还得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要通过构建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网络,帮助其节省购买公共服务的开支,使其对未来有较为稳定的预期,更敢于消费,才能真正释放消费潜力。

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扎根落户,城市不仅需要在楼宇路桥方面增加投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要增加医疗、教育、保障房等民生基础设施的投入,使“新市民”能与传统市民共享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这也将带来投资的持续增长。

刘元春认为,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将使城镇化成为扩大内需的强大引擎,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中,首先要解决城镇化发展的观念问题,特别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牢牢把以人为核心的理念贯穿于城镇化进程中。

刘元春建议,政府在投资结构调整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更多资金投向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特别是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尽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