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名开发商大呼2014年楼市“危险”的同时,内地上个月最新70大中城市房价继续上涨,上海同比升幅竟然接近20%,全国人民都在房价是要暴跌还是暴涨的困惑中打转。在另一边的香港,形势则清晰得多。最大开发商新鸿基地产(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推盘比去年降价四成,香港二手房价指数也开始下滑,创下一年多来的新低,楼市成交则开始回升,香港政府与房价的一场硬仗,终于扎扎实实赢了一个回合。
香港政府真正立定决心调控楼市,始于2012年新任特首梁振英上任。上任后,港府一方面连续推出“加强版”额外印花税(三年内转卖住宅须交税最高15%),限制外来人士的“买家印花税”(非本地居民买楼须交税15%),“双倍印花税”(购买一套以上住宅印花税加倍),提高首付比例,将楼市需求压抑到仅剩下本地初次置业者。另一方面,港府调动各方力量加速推售土地,将未来5年公、私营住宅落成计划大幅调高40%。
然而,在楼市暴涨中赚得眉开眼笑的开发商,显然并不乐见特首这番雄心。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开发商略施手腕,就让政府的多番努力看起来纷纷白费。例如,港府原本加快卖地和补地价谈判,预期2013年住宅可落成1.35万套,结果不但没有达标,反而仅落成8300套,比2012年还减少了18%,创下4年来最低。
一直以来,香港舆论对政府的调控措施嘲笑有之,指责有之,却很少听到称赞。然而,尽管受到各种责备,甚至频频遭遇业界游行示威,港府官员在各种场合一直明确表态坚持楼市调措施,增加供应,压抑需求。甚至在本月各项楼价数据同时转向时,金管局总裁陈德霖依然坚持认为“目前楼市前景仍不明朗,未能确定进入降价周期”,因此调控措施不会改变。
政府对调控持之以恒的坚定态度,出乎不少开发商的预料,而“捂盘”的销售策略,长期下来也显现出越来越多副作用。刚刚过去的2013年,新鸿基本地190亿售楼目标仅完成了100亿,长实全年售楼目标更仅完成不足1/3,创13年来新低。在香港股市上的地产板块已闻风先动,全年持续下跌,最多挫20%,连累李兆基、郭炳江、郭炳联等一众富豪去年纷纷身家大跌,排名易位。
在业绩的压力下,坚挺了一年的开发商也终于要被迫变阵。对市场风向最为敏感的长实,去年中已小试牛刀将新盘价格略降10%,到了今年初出售楼花的港岛天后新盘DIVA,慷慨推出了最高相当于楼价25%的优惠和折扣。新鸿基则近日再度“接棒”,在推售新界元朗住宅“尔峦”剩余单位时,以补贴印花税等手段继续变相降价约40%,一时间市场风云变幻,甚至有外界舆论惊呼香港楼市即将“崩盘”。
根据政府土地注册处的数据,今年过去的近两个月中,一手楼注册量大涨至9年以来的新高。无论开发商如何长袖善舞,一手楼市场的活跃,标志着港府在楼市硬战的第二回合,终于占到上风。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楼市就已经面临大跌的前夜。一方面,与香港楼市关系最为密切的美国联储局退市步伐,比业界想象的要缓慢许多。香港专业人士协会副主席、资深测量师陈东岳认为,过去业界曾预期今年加息,但美联储的态度显然是要看经济情况,香港资金充裕的情况不会很快改变。另一方面,香港楼市未来数年依然将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目前下调售价的新盘也迅速吸引到大量买楼客,例如新鸿基近日开盘的“尔峦”超购竟高达33倍。因此一手新盘售价下调一定幅度后成交会回升,二手楼价则没有大跌之虞。
此外,香港楼市其实最终由二手楼市场主导,其比例是一手楼的数倍。目前受到住宅转卖要交各种附加税项等措施压抑,二手成交过去一年都相当低迷,但却并没有多少业主急于降价出售。对此,中大地理及资源管理学系副教授姚松炎指出,由于实际利率依然为负,而且业主收入稳定,拥有物业的比例也不算高,因此并没有减价卖楼的意欲。
多数分析者都相信,在利率明显上升前,本地楼市的走向大约将是升势渐缓,而跌势渐显。尽管业主并不急着出手,但在楼价上涨的预期逐渐改变下,价格回归的趋势最终会慢慢从一手市场影响到二手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