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四届年会于2014年2月11日-14日在黑龙江亚布力召开,本届年会主题市场的决定作用--理念与行动。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在会上表示,他赞成中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准入更加开放,赞成中国金融机构所有制更加多元,但金融机构所有制结构与其是否按市场化配置资源关系并不必然。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它也必然会带来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金融资源是稀缺的资源,作为三大生产要素之一,其配置是否合理有效决定着经济能否健康高效运行。根据经济学理论,金融资源(中国金融机构货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的市场化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参与主体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引起的价格变动,对金融资源进行分配、组合以及再分配与再组合的过程。据IMF统计,2013年我国储蓄率超过50%,位居全球第三,我国的金融资源相对丰富。因此将有限的金融资源最有效地配置在效率最高或效用最大的用途上,对更好地支持中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目前在是否按市场化配置资源争议较多的集中在这么一些问题上:一是不同规模的企业获得金融资源的难易程度不同。二是认为市场化配置资源与银行的所有制结构有关。三是认为金融微观主体都去追求价值最大化,就是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此外,银行还有服务社会的功能,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经济金融、讲社会责任是不是符合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企业为社会作贡献,通过辛苦经营,创造税利,反馈社会,造福人民是最光荣的职责。密切关注社会发展,牢固树立社会责任理念,将履行社会责任嵌入到银行发展战略中,这实质上是企业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协调发展问题。要追求建立一家基业长青的优秀企业,要追求成为一家最受尊重的银行,只追求短期的目标不能长久。
因此实现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难以一蹴而就。金融市场化的初期过程中,并不一定出现充分有效竞争而导致企业和消费者福利增加;并不一定微观金融主体和投资者的行为都符合理性;并不一定在短期就会形成市场化条件下的均衡基准价格。由于中国金融总量和结构失衡,由于不那么成熟的市场和参与者及创新,对金融的监管始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避免金融监管不足和过度?
所以实现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还需要在若干方面继续推进和完善。一是完善市场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促进市场参与主体向理性经济人转变。二是培养储户和投资人的风险意识,引导资金的理性流向。三是完善资源配置市场化的一系列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