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细读2013版细则,主要有这么几个亮点:1、采取GMP生产规范和质量管理,向制药企业看齐,企业必须更新设备;2、要求企业有自建自控奶源,并且对奶源有绝对控股权;3、明确生产工艺要求,干湿法混合工艺不允许异地生产;4、严禁以委托、贴牌、分装等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5、原配料把关变严,氢化油脂不能再用,因为它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反式脂肪酸。
一般来说,奶粉(中国奶粉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生产加工过程主要有三种工艺,一是湿法工艺,用生鲜乳或者全脂乳粉回溶形成液体,加入各种辅料,经干燥制成粉状婴幼儿配方乳粉;第二种是干法工艺,把所有原料都用干法进行混合来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第三种是干湿法复合工艺,这个工艺是在我国乳制品、乳粉和婴幼儿乳粉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
细则对干湿法复合工艺提出了严格的审查要求,规定干湿法复合工艺必须在同一个厂区生产,以后对两个工厂在异地的,不再给予生产许可。根据调查,这条规定对于国内的大部分企业来说,影响并不大,因为很多本土企业比如伊利、飞鹤等采取的都是湿法工艺。而圣元、美赞臣等则是干法工艺的代表,基粉原料从国外进口。采用干湿法复合工艺的只有个别企业,规模也不大。
然而,细则要求,主要原料为生牛乳的企业,其生牛乳应全部来自企业自建自控的奶源基地,并逐步做到生牛乳来自企业全资或控股建设的养殖场。其中,企业对奶源拥有绝对控股权这一条,对国内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资金压力和难度非常大。自控奶源,伊利没问题,飞鹤、完达山压力也不大,但对中小企业影响很大,小企业投资不了那么多钱,预计1/3的企业要么退出市场要么被收购。
此前,不少国产贴牌奶粉及国内分装奶粉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会走“捷径”,以便宜的价格直接进口或者在国内直接购买乳清粉加全脂奶粉便成为婴幼儿奶粉。而细则中的几条规定则强硬地禁止了贴牌、代工、分装的情况,因为企业没有办法控制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