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于本月底正式挂牌成立。从批准之日起,上海自贸区就被视为更高层级的开放,也被视为新政府下一步改革的风向标。有意思的是,目前的焦点几乎清一色地集中在金融改革领域,如在区内实现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尤其是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区内可以先行先试,更是让市场人士浮想联翩。从目前的讨论容易给人的一种错觉是,上海自贸区可以被看成是一个自由金融试验区。
真的是这样吗?笔者认为这一理解过于狭隘,忽略了自贸区内的各个领域配套改革的重要意义。作为李克强总理力主推进的上海自贸区试点,绝非仅是一个改头换面下的自由金融试验区。总体而言,自贸区的改革试点包含贸易、投资、金融、行政管理四大领域。
首先是贸易的自由化。所谓自贸区,贸易升级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升级。其一是在传统贸易业务的进一步开放,实现货物自由进口、储存、再出口和区内加工制造。其二是伴随着贸易的发展,拓宽和发展上海在相关领域的地位。
其次是投资的自由化,上海自贸区内将全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和准入前国民待遇。这两条意义重大。所谓负面清单,即“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相比之前的正面清单管理(“法无明文规定不可为”),一字之差,其背后的理念完全不同,对应的是政府的放权。
第三,金融改革。区内金融改革有助于克服自贸区建设过程中的金融短板,也有助于为全国金融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积累经验。而从长期看,自贸区有可能会建设成为中国境内的一个离岸金融中心。
第四,与以上各项改革配套的是在行政管理、法律方面的改革。笔者认为,自贸区内最核心的改革是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重新定义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