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中央政府似乎一直在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今年6月份的钱荒爆发以后,央行公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仅用“货币市场利率短期波动”来叙述此次事件。对于未来的货币政策,央行则依旧用“稳健”来阐述。
实际上,从近几年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来看,这一四平八稳,富有八股色彩的词汇内涵变化极大。近三年央行货币政策总基调虽然清一色的“稳健”,但2011年为抗通胀,央行年内加息3次,准备金率不断上调至历史高点21.5%,M2增速一度低于13%。名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实则是非常紧。同样,2012年也是用“稳健”,但在经济下滑压力之下,6月、7月央行曾两度降息,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量超过6万亿,创以往季度数据的最高,占去年全年总量的四成,货币政策又变得非常宽松。
众所周知,每年货币政策基调都产生于上一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但在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海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较快,很难相信全年不变的基调足以应对多变的经济形势。在笔者看来,笼统提法本身不仅很难根据基本面变化传达出决策层最新政策意图,也容易造成市场理解困难甚至误读。央行不仅需要适时根据基本面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决策层可以提高政策透明度,并应该将判断与政策明确传递给市场。毕竟在现代中央银行理论中,明确央行目标并引导市场预期对于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至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