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年解禁”期已到,国内景区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门票“涨价潮”。目前,国内不少著名景点的门票已经上扬,甚至原本免费的凤凰古城,也卖起148元一张的门票。
据了解,景点门票“三年大限”又到了,国内各大景点按捺不住,纷纷看涨。除了多个景区门票从15%到50%不等的涨幅外,最令人意外的是,之前免费入门的湖南凤凰古城景区,也于4月10日起启动“凭票入古城”,票价为148元,可畅游凤凰古城风景名胜区内原有的多个景区。而此轮门票上涨理由多为物价上涨、景区设备更新等。
据悉,自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旅游用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也就是“三年一次”,上次国内不少景区门票价格调整时间为2008年左右。从今年年初开始,不少景区又开始上涨,而这一趋势将持续到今后数月。调查显示,经过几番上调,目前国内5A景区门票价格大多突破百元。
有业内人士呼吁,针对某些变相疯涨门票价格的景区,例如借增设多个另收费的景区以及设施来涨价的情况,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监督条例,让景区门票价格更具合理性。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彦锋则认为,现在国内景区收入50%以上都依靠门票,旅游产业链条不齐、单一,收入有限,而且很多景区位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当地政府财政收入70%至80%都依赖景区,景点门票上涨规定需开听证会在一些地方基本流于形式。“门票经济”短期有利,长期则对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带来很多弊端,这也是目前很多景区发展的两难问题。
他认为,旅游资源本应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应该作为一种全民享有、社会福利的事业来发展,门票收入只是景区发展的一种补贴,地方政府应加大力度对景区公益设施更多支持和补贴,做大做强景区门票之外的多条旅游产业链条,否则容易进入只能依靠门票不断上涨来维持景区生存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