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成本的竞争力仍然存在,消费的贡献率也刚刚开始上升,储蓄率若降下来对消费将有很大拉动。随着国内需求的增长,城镇化的进展,相信这些潜力会进一步发挥出来
2012年底,中国宏观经济软着陆已经实现,2013年将保持平稳增长的趋势。从长期来看,中国要实现工业(工业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化进程,至少还需要20至30年的增长,也就是保持增速7%~8%左右,才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在过去的两三年里,世界上经常讨论中国经济硬着陆问题,认为中国经济将会崩盘。他们的论据是世界上、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持续30年以上保持8%以上的高增长。但是中国可以创造新的历史。
亚洲四小龙一共5000万人口,可以有二三十年的高增长,我们14亿人口至少要60年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尽管最近劳动工资上升,我国劳动成本的竞争力却仍然存在。目前消费的贡献率也刚刚开始上升,储蓄率达到历史最高的50%,储蓄率若降下来对消费将有很大的拉动。我们农民收入还不到农民工的一半,这说明我们远远没有完成工业化。随着国内需求的增长,城镇化的进展,相信这些动力会进一步发挥出来。
中国大多数企业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外国几百年的企业一直在发展创新,我们过去30年总的来说是在追赶。通过20到30年消化吸收与经验的积累,逐步走到前沿,才开始有创新。过去我们主要靠劳动力优势,未来研发创新将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当然,这些都只是可能的潜力,而非必然。要实现我国未来二三十年的平稳增长,首先就是要继续改革,只有不断改进制度,提高效率,使我们的生产效率增长速度快于我们福利增长的速度,我们才能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过去经济学家过分强调了市场经济提高效率的地方,忽视了市场经济导致贫富差距的问题。现代市场经济是在私有产权、自由定价基础不变的情况下完善法制、社保、监管、宏观调控。如果没有宏观调控,一次危机就可能失去10年。只有努力做好这些事情,才能发挥潜力、避免增长风险、实现复兴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