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目前中国面临两难选择:国际上面临升值压力,国内面临贬值压力,这种矛盾现象是如何发生的,今后又如何解决?这里从价格改革角度谈点看法。
就国内情况而论,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不是低了而是已经偏高。这是因为,人民币的国内价格基础是低的,这种低主要包括劳动力价格低、资源价格低和环境价格低,按照国内的“三低”价格形成的人民币汇率,应该比目前更低一些。鉴于此,要解决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问题、人民币与欧元的汇率问题,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先解决国内价格的“三低”问题。第二步再解决中国与美国,中国与欧盟的货币关系问题。
价格改革可减缓人民币汇率的内外双重压力,还可使更多实惠留在国内而不流往国外,是多得之事
价格改革正在成为汇率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只有形成和汇率一致的国内价格体系,才能使汇率具有稳定的国内基础。为此,必须坚决推进新一轮的价格改革。
就国内而论,新一轮的价格改革既可减缓人民币汇率压力,又是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合理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新一轮价格改革不同于以往的主要特点和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广义价格即生产要素价格问题。其中主要包括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资本的价格、货币的价格、能源的价格、资源的价格和环保的价格。这些价格是国内的基础价格,当然它们又是人民币汇率的基础。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价格水平的上升,并进一步推动企业的产品成本上升,这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出口产品的所谓低价倾销问题,与此相适应贸易顺差将逐渐减少甚至消失。通过价格改革之路去减缓人民币汇率的内外双重压力,还可以使更多实惠留在国内而不流往国外,这是多得之事。
应当指出,目前面临的新一轮价格改革,即广义价格改革已迟到多年,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狭义价格改革的任务基本完成以后,就应该迅速转向广义价格改革,当时有的价格研究著作就指明了这一点。当然,在客观上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通货膨胀和东亚金融危机拖了八九年的后腿,然而进入本世纪以后,中国出现了广义价格改革的大好时机,在这个时期经济高速发展,价格水平稳定,甚至有所下降,国家财政状况良好,国际收支良好,并有大量的结余,社会比较稳定,就业形势很好。这是我国价格改革的黄金时期,但是没有抓住。所以现在应该把这个问题解决,要渐进式推进改革。
目前仍然处于价格改革的较好时期
目前,广义价格改革是不是有可行性?有可行性。我国的宏观经济仍然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国家财政状况良好,国际收支平衡有余,社会稳定。目前仍然处于价格改革的较好时期,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通货膨胀预期较强,企业消化能力较弱。对通货膨胀问题要冷静分析和应对,严格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特别是投机。
给通货膨胀率设置三条防线:一是该年政府设定的目标,二是三年期的利息率,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只要不超过这三条界限,广义价格改革就可以顺利进行。其次,要辩证地认识价格水平的升降问题,全世界近20年价格历史表明,价格总水平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某个阶段会有下降,但个别下降不能掩盖总趋势的上升。从市场经济的本质来看,价格是润滑剂,上下波动很自然,价格更不是越低越好,不是越下降越好,相反价格缓慢、温和地上升并不是坏事儿,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在8%以上,人均收入增长在6%以上,即使价格上升2%、3%也不是坏事儿,更不可怕,是正常的。对价格的稳步上升应该有正确的认识。
广义价格改革的主要对象和主体涉及到政府和大中型企业,对他们既好管又难管,应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奖惩分明,价格改革的实质是经济关系的大调整,肯定会遇到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对此要有充分准备。
最后强调一点,价格改革不是免费午餐,是要花钱的,钱从何而来呢?把GDP增长速度降至8%左右,把投资减下来的一部分钱用于价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