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大多商品物价已下跌 农产品涨幅对CPI影响不大

2010-07-05 09:27阅读:143

作者 : 千讯   来源 / 转载

字号

  作为CPI重要的组成部分,食品价格一直是公众广泛关注的焦点。日前,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朱小良在商务部发布“中国· 中关村电子信息产品指数”。

  农产品价格监测:有涨有跌

  朱小良透露,我们每周发布一次价格监测结果,5月份以后,天气好转,国家也加大对农产品市场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了对市场的管理力度。 

  从5月份开始,根据我们监测的结果,应该说绝大部分商品的市场价格都是在往下走。比如5月初到现在,我们监测的蔬菜的价格累计下降了30.2%,包括大蒜、绿豆的价格都是在回调。

  但上周,由于南方很多地方有强降雨的天气,全国的蔬菜价格水平略有回头,部分强降雨地区上涨得比较多一些,像厦门、福州那边的涨幅达到了20%多,全国的蔬菜水平涨了0.4%。

  5月份以来,蔬菜价格连续降了7个星期,上周是价格第一次回升。我个人觉得,2010年的异常天气比较多,极端天气比较多,对农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价格影响会比较大一些,包括市场供求,所以相关产品价格波动幅度会比较大。

  农产品市场价格涨幅对CPI影响不会很大

  朱小良说:对农产品来说,价格走向会比较稳定,如果有一定幅度的增长,我觉得是正常的。他对今年农产品市场价格有两个判断。一个是涨幅可能会有一个幅度,但这个幅度不会对CPI造成很大的影响。  

  CPI的压力肯定是以食品为主,关于物价上涨压力,最后的结果不会超出我们的宏观调控预期。我个人认为宏观经济政策不会放松。

  第二个判断是,2010年由于自然灾害比较多、比较重,那么局部地区、部分时段、部分品种的价格可能还会出现起起落落、波动比较大的情况。

  物价上涨抵消因素

  朱小良还说:劳动力成本上涨、最低工资调高,这些因素(的影响)肯定在。但这个问题要两头看。第一个, 要看它的上涨;第二个,要看它的消化。

  我个人认为,前几年,我们国家物价的变化走势,其实证明的结果就是:我们国家市场竞争很激烈,肯定要通过内部管理、技术创新、节约成本来消化这些影响。

  此外,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对外依存度很高,很多原材料都来自于国际市场,如果按照汇率目前的情况,进口的成本降低了。我个人觉得,最新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会对物价上涨起到一个抵消的作用。

  流通具有稳定物价的功能

  2010年5月,商务部就将“中关村电子信息产品指数”纳入到商务部市场指数体系中。

  针对工业品价格下半年走向,朱小良说,总体来看,包括电子产品在内的工业品,我觉得价格上涨的压力有,但最终的涨幅不会太大。

  首先,我国工业品的生产能力很强,科技进步很快。生产能力强,意味着市场竞争很激烈。科技进步快,意味着新的淘汰旧的。比如说,你那个价格出来的时候,可能3000多元,也许过了两个星期、一个月,马上就变成2000多元。除了技术进步的影响之外,工业品总体上我们国家是供过于求。

  其次,流通有稳定物价的功能,一个产业链,往往是上游的产品(价格)起起落落。越到终端,价格越稳定,因为这些产品通过了各种流通渠道,这就体现了消化物价涨幅的功能。物价涨幅的压力就会减缓。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