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专家评论中国护航行动不能发展成为海洋大国

2010-06-28 09:59阅读:136

作者 : 千讯   来源 / 转载

字号

援引印度一篇文章,关于中国迅速发展为海洋大国的消息铺天盖地。作者印度东部海军司令部前司令官普利威尔·达斯说,中国海军的作战信条已从“近海防御”变为“远洋军事行动”。似乎为了表明这并非宣传口号,中国舰队在亚丁湾的打击海盗巡逻行动已超过1年。

百余年前,美国海军军官阿尔弗烈德·马汉研究欧洲历史后,确立了通过运用海洋实力先后使英国和西班牙在全球独占鳌头的几个关键原则。

他在《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称,“没有任何国家将变得强大,除非它是海洋强国”。如今,这本书几乎成了所有中国海军专业人士的“圣经”。马汉阐述了确定一个国家能否成为海洋国家的几个必要因素。

在国土面积和港口方面,中国毫无疑问全都具备。但它不是个两边靠海或半岛国家,其通往“远海”的途径受到限制,北有日本,南有菲律宾,而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均是美国盟友。东海和南海上的贸易往来相当繁忙,但并不能因此说中国像印度那样控制着印度洋的海洋贸易;此外,中国来自海湾的能源交通要道也受到威胁。

因此,尽管中国可能“通过”了地理考验,仍面临某些不利因素。至于人口规模,它可得高分,但在其国民的海洋事业特质方面乏善可陈。这并非仅限于商业船队、水手数量抑或渔业规模,关键在于普通民众和大海之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其是否热爱航海事业。与将大海视为休闲等友好资源的美欧国家不同,对中印等国而言,大海几乎是个唯恐避之不及的敌人。没什么比周末点缀美欧沿海小镇地平线的数百艘帆船和中印空空如也的海岸线更能彰显这种差别了。

直到领导人开始关注海洋,中国才将海洋实力视为战略术语,并致力于获得在“区域外”行动所需的实力。这种决心是否会被解读为利用实力获取国家利益仍需拭目以待。二战时一位著名英国舰队司令曾说“舰艇能在3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建成,但成为海洋国家或许需要几个世纪。”

“远洋”军事行动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向亚丁湾派遣舰艇并不能通过真正考验。舰艇可以驶往任何地点并驻留那里,只要有足够燃料和给养。但令人信服的军事行动需要完善的后勤补给线及有效指挥、控制和监测,最重要的是只有航母才能提供的空间控制能力。

中国并不拥有这些设施。况且还缺乏足够的友好国家提供的港口访问行动。在补给、保养和舰艇及战机维修方面,还需要综合和永久性的海军基地设施。期望一些国家心甘情愿地提供他们的港口未免过于乐观。没有一个国家这样对美国,中国也不太可能更轻易获得这种待遇。

在通往成为一个真正海洋国家的路上,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