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六号)

2008-12-08 10:29阅读:124

作者 : 未知   来源 /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

字号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六号)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8229

 

耕地分布及分类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耕地数据采用国土资源部2006年度的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进行了耕地面积数据事后质量核实。现将主要结果公布如下:

 

  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小于1.0、北方宽度小于2.0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2006年(截止20061031),全国耕地面积(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数据)121775.9千公顷

 

  从地区分布情况看:西部地区分布的耕地较多,占36.9%;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占21.7%23.8%17.6%

 

  从耕地类别看:旱地面积比重较大,占55.1%;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分别占26.0%18.9%

 

  从坡度等级情况看:0-15度的耕地比重最大,占87.5%15-25度、25度以上的耕地分别占9.2%3.3%

 

耕地分布及分类情况

面积(千公顷)

占总量比重(%)

全    国

121775.9

100.0

按地区分

        东部地区

26395.2

21.7

        中部地区

28991.6

23.8

        西部地区

44937.9

36.9

        东北地区

21451.2

17.6

按类别分

         水    田

31667.9

26.0

         水 浇 地

22963.3

18.9

         旱    地

67144.7

55.1

按坡度分

0-15度

106591.8

87.5

15-25度

11143.2

9.2

  其中:梯田

3177.5

-

25度以上

4040.9

3.3

          其中:梯田

900.3

-

注:

 

  四大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