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红外芯片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红外芯片直接消费产品为红外热像仪,因此红外热像仪下游占比分布近乎等同于红外芯片的下游应用占比。另外,我国红外热像产业起步较晚,市场培育相对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尚有巨大的市场培育和成长空间。
目前,我国红外热成像仪应用最成熟的民用市场主要是电力检测,其他领域如工业测温、安防监控、汽车辅助驾驶、消费电子等领域发展迅速,增长很快,但总体应用不够成熟。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热像仪成本和价格的进一步降低,红外成像技术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应用。但我国民用市场能否有效培育和成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018年红外芯片应用领域占比图

2014年我国民用红外热像仪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15亿元;2015年民用红外热像仪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0.43亿元,同比增长12.56%;2016年民用红外热像仪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3.47亿元,同比增长14.88%;2017年民用红外热像仪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6.58亿元,同比增长13.25%;2018年民用红外热像仪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03亿元,同比增长9.22%。
我国民用红外热像仪市场市场规模

电力检测是我国民用红外芯片应用最为成熟的领域。该领域发展较为稳定,占据了市场38%的市场份额。
2014-2018年电力检测红外芯片应用规模

据中国安防网数据统计,我国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四地的千人均监控摄像机数量均值虽然已过四40台,但仍未达美国均值的一半。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千人均数量均在 10台以下。总体来看,我国安防摄像头渗透率仍有待提升,且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平安城市投建,二、三线城市安防市场空间打开,我国视频安防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安防视频监控产品市场,随着传统产品竞争的日趋白热化,红外热成像技术成为安防厂商的关注重点,海康威视、大华等龙头厂商都在着力布局红外热成像产品市场。根据《中国安防》预测,十三五期间,红外产品安防监控领域市场规模将达150至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以上。
2014-2018年安防监控领域红外芯片应用规模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利用车辆上安装的各种传感器和摄像头收集车辆内外行驶相关的信息,利用收集到的信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提供支持。红外探测器就是 ADAS 中常用的传感器之一。目前, ADAS的全球市场渗透率还不高,在5%左右。根据美通社的预测,到 2020年,全球ADAS渗透率将会达到 25%,全球新车ADAS搭载率更有望突破50%。而我国ADAS在装车率仅有3%,提升空间广阔。
2014-2018年辅助驾驶领域红外芯片应用规模

红外热像仪行业在军用和民用两个领域,市场化竞争程度有所不同:在民用领域,红外热像仪行业已充分实现市场化竞争,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从全球角度看,军用红外热像仪领域市场化竞争程度低,大多数军品生产企业的产品主要提供给本国军方,对外出口并不由市场决定,而是由国家的政治、军事政策决定。因此,在国际市场上,不同国家的红外热像仪企业之间在军用领域一般不会产生直接的市场竞争。
相关研究报告
红外芯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红外芯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红外芯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