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赛鸽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赛鸽行业上游产业主要有公棚等。
公棚顾名思义,公共的棚,信鸽行业固有名词,是信鸽赛鸽统一归巢的竞赛场所,业内俗称“打公棚”其实是信鸽竞翔比赛的一种形式的简称。
公棚一般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公棚的基础设施一般有大量的鸽舍(雌雄种鸽鸽舍、幼鸽鸽舍、孵化室等),员工宿舍(管理人员住所)、招待室(鸽主看鸽、鸽友访问等)。
信鸽在赛鸽棚集中管理、饲养和训练后进行的比赛。
参赛者于每年3~6月将30-60龄大小的幼鸽送交指定鸽棚,由管理人员统一管理、饲养和驯放,并通过信鸽“识家”的特性在驯养后,当年10-11月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送到规定距离开笼放飞进行比赛。以归巢(公棚)先者为优,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比赛形式。
在中国,公棚赛分国际和国内两个组,国内外信鸽协会会员均可报名参加。公棚赛一般分为春赛和秋赛,春赛是每年6-11月份开始收鸽,然后次年3-5月份比赛;秋赛是每年12-6月份开始收鸽,9-11月份比赛。国内公棚大多是秋棚。
2014年我国赛鸽公棚数量约为475个;2015年我国赛鸽公棚数量约为539个,同比增长13.5%;2016年我国赛鸽公棚数量约为604个,同比增长12.1%;2017年我国赛鸽公棚数量约为672个,同比增长11.3%;2018年我国赛鸽公棚数量约为756个,同比增长12.5%。
2014-2018年中国赛鸽公棚数量及增速

从中国2014-2018年赛鸽公棚数量增长的变动趋势来看,整体呈线性变化趋势。本报告对赛鸽公棚的数量增速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线性拟合模型y=77.188x+378.47,R2=0.9978,判别系数R2接近1,说明线性模型的拟合度比较高。根据拟合模型计算出2023年中国赛鸽公棚数量将达到1165个。
2019-2023年中国赛鸽公棚数量及增速(单位:个)

上游行业对赛鸽竞赛的影响直接体现在赛鸽羽数方面,当上游公棚数量上升,意味着赛鸽竞赛羽数增加;相反,上游公棚数量下降,则赛鸽竞赛羽数下降。同时,公棚的养殖、训练水平上升,可以提高赛鸽成绩。
相关研究报告
赛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赛鸽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赛鸽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