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加工产品价格受原料供给、生产成本、包装等因素影响。在原料供给方面,当稻谷丰收时,供给增加,稻谷价格下降,大米加工产品价格下降;在成本方面,原材料价格变动,会反映到大米加工产品的成本上,从而影响大米加工产品的价格;在包装方面,包装不同其产品价格存在差别,如包装精美的产品价格偏高。
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大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6)》,在生产成本增加以及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带动下,2014年国内稻米市场价格比2013年上扬,品种间的走势略有不同。早稻品种价格呈现阶梯型上涨走势:2014年上半年早籼稻价格基本维持在2.60-2.64元/千克的水平,但随着4-5月储备粮轮换工作的开展,价格有所松动,6-7月由于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以及新产稻谷临近上市,陈稻市场价格有所下滑。7月新产早稻上市,大部分主产省启动了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执行政策性收购的收储企业的挂牌收购价迅速拉升至2.7元/千克,其他收购主体价格也随之上涨,但均未超过2.7元/千克。政策执行期结束后,由于市场流通粮源有限,新粮价格仍保持稳定。
中晚籼稻价格走势整体较早籼稻活跃:2013年我国中晚籼稻产量减少,再加上政策性收购数量较大,2014年初,中晚籼稻价格出现上扬,部分地区上涨到2.80元/千克以上,随着粮库轮换以及拍卖国家政策性收购粮源开始,市场供应量增加,价格趋于稳定甚至开始回落。9月新产中晚籼稻上市之前,价格基本在2.64-2.72元/千克。新粮上市初期,大部分主产区价格低于2.76元/千克,随着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预案的启动,市场价格回升至2.76元/千克左右。
粳稻市场价格呈先扬后抑格局:与中晚籼稻类似,由于2014年上半年政策性收购数量较多,上半年价格缓慢上扬,但随着政策性稻谷进入市场,价格基本趋于稳定。而9月以后由于市场供应量增加,且新粮增产预期较强,粳稻价格有所下滑。11月开始,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相继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市场价格随之上扬,但截至2014年底均未突破3.10元/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