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常德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02.4亿元,增长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08.4亿元,增长1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5%;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917.0亿元,增长14.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27.6亿元,增长13.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475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3:49.1:34.6调整为14.8:49.5:35.7。
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6.7亿元,增长19.7%;其中地方税收收入63.8亿元,增长21.3%。财政总支出254.2亿元,增长16.0%,其中重点支出项目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0亿元,增长7.2%;教育支出52.4亿元,增长59.4%;农林水事务支出33.5亿元,增长37.9%;医疗卫生支出23.1亿元,增长10.6%。增速较快的支出项目分别是教育、农林水事务和节能环保,分别增长59.4%、37.9%、26.2%。
农村公路建设432.7公里。解决了41.98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农村用户沼气池10490口。农村危房改造17105户。改扩建乡镇敬老院24所。农村五保户年分散供养标准2000元。城市、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为246元、104元。农家书屋工程建设933个。新建城镇廉租住房5591套(开工),新增公共租赁住房6130套(开工)。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855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7%。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30所。新建改造市城区、县市区农贸市场28个。新建扩建公办幼儿园(含乡镇公办中心园)70所。新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幼儿园行业发展研究报告)50所。小区配套幼儿园10所。
201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为102.0%和101.5%。消费品价格指数分类别按提高幅度由高到低排序,食品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娱乐文化和教育用品类、居住类、衣着类、烟酒类、交通和通讯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分别为103.6%、102.3%、102.2%、101.7%、101.2%、100.9%、99.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