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份我国汽车产销情况分析

2013-03-12 10:57阅读:112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原创

字号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2月,汽车产销同比呈现较快增长,明显好于上年,其中乘用车增速高于行业,商用车降幅较上年同期有所减缓。前两月产销形势总体好于上年,最主要的原因是1月增长较为明显,尽管2月呈明显下降但总量增长高于同期。

2013年2月,汽车生产134.72万辆,环比下降31.42%,同比下降16.25%;销售135.46万辆,环比下降33.42%,同比下降13.56%。其中:乘用车生产110.51万辆,环比下降31.84%,同比下降12.40%;销售111.19万辆,环比下降35.56%,同比下降8.34%。商用车生产24.21万辆,环比下降29.47%,同比下降30.25%;销售24.27万辆,环比下降21.44%,同比下降31.42%。

统计数据显示,1-2月,我国汽车产销331.17万辆和338.91万辆,同比增长14.06%和14.72%,上年同期为负增长。其中乘用车产销272.62万辆和283.74万辆,同比增长17.76%和19.53%,增幅高于行业3.70个百分点和4.81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58.55万辆和55.17万辆,同比下降0.51%和4.97%,降幅较上年同期减缓15.36个百分点和6.94个百分点。

千讯咨询资深分析师表示,受2月春节放假因素影响,汽车产销量出现回落;但是从前两个月的汽车产销形势看,今年汽车工业开局良好,汽车整体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各系别车型的市场表现差异巨大。日系品牌销量下降超过40%,而德系、韩系和法系品牌增长较明显,其中,德系轿车增长超过10%,市场表现明显好于其他外资品牌。

前两个月汽车销量现增长

虽然2月份的汽车销量降幅较大,但是结合1月销量,总量仍保持增长势头。数据显示,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31.17万辆和338.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1%和14.7%。

从1~2月情况看,乘用车产销呈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成为拉动汽车总体增长的动力产销,分别完成272.62万辆和28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8%和19.5%。从各车型生产情况看,与上年同期相比,除交叉型乘用车同比下降外,其余车型均呈较快增长。

从各个车型分布的情况来看,今年前两个月,轿车产销分别为185.36万辆和193.75万辆,同比增长16.6%和19.2%;MPV增速明显,产销18.19万辆和19.28万辆,同比增长1.4倍和1.5倍;同时,SUV车型保持了高速增长,1~2月产销39.76万辆和39.86万辆,同比增长48.1%和50.2%。但是,交叉性乘用车持续下滑,产销29.31万辆和30.85万辆,同比下降22.8%和23.7%。

此外,商用车持续大幅下降。中汽协认为,1~2月是商用车销售的传统淡季,3月以后,销量有望提升。数据显示,2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4.21万辆和24.27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29.5%和21.4%,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0.3%和31.4%。

日系品牌下降明显

从2月份开始,中汽协将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统一命名为“中国品牌”。据统计,前两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量为122.53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0.8%,高于乘用车总体增长速度1.3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2%,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其中,前两个月中国品牌轿车销售了57.5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7.1%;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7%,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

此外,外国品牌在2月份的表现差别明显。与1月份相比,日系品牌销量下降最为明显,降幅超过40%,德系、韩系和法系品牌则增长较明显。

2月,德系、美系、日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销量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9.9%、12.1%、11.9%、9.5%和3.5%。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